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在绍兴
送女儿上学,有机会到绍兴一游。
在绍兴,有两个地方必须去,再忙也得去。一个是鲁迅故居,一个是沈园。像心脏两端,各居城市一隅,中间隔着一条街,慢吞吞的溪水,丝线一般,把两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连接起来。
早上,鲁迅故居还没有开门迎客,我就兴冲冲地过去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此刻,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看了一下布置在街口的简介,才知道参观鲁迅故居是免费的,只需到旅游中心领一张门票即可。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事,这么厚重的旅游资源,一定会当成摇钱树来折腾。绍兴政府能这样做,既体现了对鲁迅本人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也看出政府的眼光和魄力,因为这个地方是真正的民族遗存,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财富,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壁画前,我久久地注视先生挺直的浅发、犀利的目光,一缕轻烟从指缝间飘然而出,就想起他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在百年前的中国,不啻于一记惊雷,让迷茫的中国人在慌乱中看到了熹微的光亮,“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今天,再次回味这句话,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更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一个世纪以来,在这句话的鼓励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历经坎坷,终于完成了民族独立和复兴大业。
随着人流,我参观了鲁迅纪念馆,这里有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介绍,还有他的杰出成就展。一个个特色地名、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个个耐人寻味的人物,一一呈现在眼前。阿长、闰土、祥林嫂,纷至沓来,诉说着自己的遭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边聆听导游的讲解,一边用天南海北的方言,讨论、感慨,兴味盎然。
在三味书屋里,我看到了鲁迅当年坐的椅子和桌子,虽然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尘,但桌角上的那个“早”字还是格外显眼,一笔一画间,提醒我,当年的鲁迅先生是如何激励自己发愤读书的。也就在这里,周树人开始成为“鲁迅”,启蒙、思考,走出绍兴,成为世人仰望的巨人。
在百草园的墙根边我站了很久。据导游介绍,这堵墙就是当年鲁迅经常攀爬的土墙,几十年过去,似乎还能感受到他的体温。而他笔下的何首乌现在已经很大了,葱茏的枝叶爬满墙头。侧耳聆听,似乎还有油蛉的轻唱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时光的船早已驶离当年的风景,恍惚间,我还是听出了鲁迅先生和一帮孩子追逐的声音,充满着童真童趣。
浮光掠影的看完先生的故居,搭乘一艘乌篷船,我来到沈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泥巴墙、石板甬路,无不透露出圆林主人的风流儒雅,也就在这座园林,成就了一段让人感喟的爱情故事。在写有《钗头凤》的土墙前,我碰到了一个从西安过来的老人,他说他为了完成几十年的夙愿,不远千里,来到江南,而且,他能够把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一字不差的背出来,声情并茂,让人感动。
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催人泪下。他们之间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但封建意识强烈的母亲怕因此耽误了儿子的学业,耽误了前程,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因为她没有给陆家生一个儿子,因而坚决要求儿子休掉媳妇。棒打鸳鸯,情何以堪。直到晚年,陆游还是对唐婉念念不忘,这份情感感天动地。人生得一知己也许不是难事,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何其难。在这里,处处留下了陆游和唐婉的足迹,处处都是他们无奈的背影。“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鲁迅是民族精神的脊梁。而沈园,记录着一段回味绵长的爱情悲剧,千百年来,让人叹惋。
池州市殷汇初级中学 徐累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