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09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3-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现在各中小学盛行研学活动,研学旅行开拓了中小学生视野,但也有些问题有待探讨,因为它制约着研学活动的发展。
第一,统筹协调难度大。研学旅行的实施虽然是由教育部门牵头,但涉及财政、交通、文化、旅游、公安等相关部门,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如关于红色教育实践等类型的研学旅行,不仅需要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还要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开发保险企业产品等,这些外部条件是开展研学旅行的基础和保障,必须依靠多部门协同统筹,环环相扣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第二,容易流于形式。研学旅行以旅行为载体,以研学为主旨。虽然这一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但由于专业师资匮乏等各方面现实条件的制约,容易出现课程目标不明确,主题选择不清晰,运行形式不规范,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问题,使这一活动流于形式,出现“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现象,效果不佳,有违初衷。
第三,增加各方负担。由于缺乏研学旅行的专门指导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就要承担相应的教育任务,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相应增加。相应增加的还有费用。目前,对于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家庭,研学旅行无疑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也形成了研学旅行的一些阻力。但现在与之配套的保障措施,比如说,要为学校增加研学旅行专业教师的编制,拓宽他们的上升通道,为研学旅行建立相关经费配套保障机制等等,有待真正落地。
第四,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处于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时期,安全意识淡漠,好动、情绪不稳定,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容易出现擦伤摔伤、磕磕碰碰等一些现象,社会和家庭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因噎废食,影响研学旅行的正常实施。
所以说要让研学活动收到成效,还要花一番气力,要不断总结完善,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到真知,启迪人生,让中国梦在孩子们的身上生根、开花、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