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57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11-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上面像片中,左起第二排第四人是张天寅同学)
这几天,我们十几位同班老同学在泾相聚了。大家互诉衷肠,心里很是高兴,聊的也很开心。然而在高兴之余,亦有点悲哀,因为,在我们这班同学之中,有一位女同学,在她风华正茂之时,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且走的是那么悲惨!正像一朵正欲绽放的花朵,过早地枯萎了。同学们谈起了她,无不摇头惋惜,吁叹再三,心里很是难受辛酸。
她现在若健在的话,亦是即将步入当奶奶(外婆)的行列了。
唉,人生真是无常啊!......
她的名字叫:张天寅,原是宣城市人。因当年提倡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学生,都要下放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接受再教育。当年,她有一个姨父任泾县蔬菜公司的经理,为求毕业后下放农村后得到照应,故投奔来泾县她姨父处,于是,她便插班到泾县中学七三届高二(三班)我们所在班级就读。
所以,她与我们便成为了高中二年的同班同学。
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人嘛,虽说并不俱有沉鱼落雁之姿,到也面貌姣好,长的白白净净,个子高挑,与人相处,脸上始终露着甜甜的笑容。跟同学们从未红过脸,相处甚是融恰。
高中毕业后(1973年),她便和同学们一样,被下放泾县某个乡下接受再教育去了。
1975年,我正在泾县城关一小任代课老师。开学的第一天,老师们照例开晨会,我看见了张天寅同学她也在其中。
我便上前与她打招呼:“张天寅,你好!你也来开晨会了?”
谁知,她笑着说:“你认错人了,我不是张天寅,我是她姐姐,叫张子临。”
接着她又说:“我俩是双胞胎,长像几乎一样,别人很难分清我们呢。”
哦,原来是这样。我们不禁都笑了。
果然,数天之后,我正行走在校园的路上,身后忽然传来叫我名字的声音,我转身一看,正是张天寅同学来了。
我便说道:“你是来找你姐姐的吧?”
“是哦,”她笑咪咪地说道:“你也在这儿当老师呀?”
“是的,” 我回答道:“和你姐姐一样,在任代课老师呢。”
“好啊,祝贺你哟!”
“呵呵,混碗饭吃呗。“
就这样,我与她边交谈着,边将她引路,找到她的姐姐。见她姐妹俩畅谈起来,我便向她告辞上课去了。
谁知,我们的这次相遇,竟是与张天寅同学的人生最后一面!
1980年,泾县发生了一件恶性杀人案。我万万没想到,受害者竟然就是她——张天寅同学
事后,我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原来张天寅同学从农村上调后,被分配到泾县皖南电机厂工作,被厂领导安排跟一个绰号叫李驼子的老工人当车工学徒。这个老工人当时三十多岁了,还是个单身汉。他见了张天寅后,心里便有了企图,想据其为己妻。而张天寅同学呢,当时才二十多岁,她心里自然万分不愿意。但她是一个刚进厂的女孩子(学徒工),人微言弱,对方又是她的师傅,怕以后当学徒学手艺有麻烦,故当时没有明言严词拒绝,从而埋下了日后的杀身隐患。
张天寅同学心里虽也在苦恼着,但她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恰好这年泾县司法部门公开招考国家公务人员,她参加了考试,并在数百人之中考了第四名。当时的招考名额是18人,这下她可是稳操胜卷,要改变命运了。于是,她便向李驼子摊牌,明确拒绝。谁知,李驼子竟然丧心病狂,残忍地持刀将她杀害。
就这样,一朵正欲绽放的鲜花,过早地凋谢了。......
悲乎?!惨乎?!惊乎?!痛乎?!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想,也只有她的家人以及我们这些同学还在记得她吧。
同学情,最真诚!同学情,不了情!同学情,永世情!
张天寅同学: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张天寅同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