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3034|回复: 0

不是所有博士生都能毕业 中大校长:博士生应继续扩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0 17:1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据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目前我国可能有65%的博士无法按期毕业。

对此,他表示:不是所有的博士生都理所当然能毕业 ,能否构建一个合理的分流机制,让适合的人读下去,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然后尽量的按时毕业;不适合的,用分流技术。吕建这样表示:

我国博士按期毕业率比较低,2012年的时候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从年限上来看,三年博士最长八年毕不了业。

博士是国家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三点:我国的博士培养模式怎么样?导师的投入是否足够?学生个人是否努力?

目前,我们的博士教育体系是开头松——中间松——毕业严 。能不能在中间过程也严格起来?一旦严格要求,老师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在学问上关心学生,在思想品德上、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影响学生。

同时,我们的社会也要建立一个观念,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博士毕业的。

博士的培养不可能千篇一律。

另外,我们也希望建立博士服务体系,包括博士生在读期间待遇能不能提高一些?碰到的心理问题,发展中的困惑,由谁来支持他?论文是必须自己完成,没有任何的捷径好走,但在其他方面,我们希望国家可以多一些关心。

在南京大学,有一个叫433博士培养模式。明确:中间过程严格要求。每一次资格考试必须有15%的人不能通过,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博士论文不是简单会背书考试,它是创造知识的过程。

有学生可能不适合南大,但适应别的学校;或者有学生在其他学校不适合,到南大适合了。博士的培养不可能千篇一律。能否构建一个合理的分流机制,让适合的人读下去,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然后尽量的按时毕业。不适合的,我们用分流技术,比方说博士不适合,就硕士毕业班,从而能人尽其才。

两会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科技日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建议:应继续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

具体而言,罗俊这样表示:

中山大学有2266名教授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但博士生每年招生规模只有1700人。在保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指标后,一般都是2—3名教授去竞争1个博士生招收名额,一批优秀教授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去年提出扩大博士生招生、培养规模建议后,招生指标有所提高,但还不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总体存在规模偏小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3倍,博士毕业生数不及美国的1/3,差距非常明显。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偏小与高水平创新人才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突显。
   
对于这两位校长的建议,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发表你的意见。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3 1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