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大学,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莘莘学子带着憧憬和向往步入校园,渴望在校园挥洒青春、奋力成长。与此同时,一些非法校园“现金贷”也悄然滋生,校园“现金贷”打着“低利率、高效率”的幌子吸引学生申请、办理,随后通过管理费、违约费、逾期费等一系列不合理费用让学生深陷其中。为增强广大学生对不良校园“现金贷”的辨别能力,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小农想通过此文向广大学生群体揭露一下校园“现金贷”的真面目。
一、案例回顾:校园“现金贷”——噩梦的开始 小杨是江西上饶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小杨准备换一个手机。在一次上网时,网页弹出的某“现金贷”宣传广告打动了他。根据该“现金贷”申请页面的提示,小杨只需提供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学校名称等个人信息,当天即可获得贷款。小杨通过该平台贷款了5000元。小杨本想着通过打工等方式将贷款还清,可处于大四的小杨,因为毕业论文等事情,最终没能按时还清贷款。而当他开始逾期时,他才知道每天需缴纳100多元的逾期管理费。为了尽早还款,小杨先后又从10余家类似的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借款,欠款如同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催缴贷款的人开始骚扰小杨的父母和家人,小杨和全家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无奈之下,小杨的父母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的方式将贷款还清,而小杨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最终没能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顺利毕业。
二、“现金贷”是什么? 现金贷属于现金贷款业务。放贷机构根据申请人的资质审批相应的信贷额度后将资金划拨至申请者账户中,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申请者个人的消费。
三、校园“现金贷”的特点: 风险高:传统金融业依据客户的还款能力和征信信息审批额度,而校园“现金贷”则通常根据申请人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给出不同的额度。也正是因此多数校园“现金贷”坏账金额和坏账率都极高,整体风险大。 利率高:校园“现金贷”在宣传利率时往往通过“超低日利率”、“高折扣”等字眼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通过申请之后才发现,实际缴纳的各项管理费、逾期费远超于需支付的利息。从本质上说,校园“现金贷”属于高利贷。 危害高:校园“现金贷”将目标客户瞄准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往往消费观念超前,风险意识较低,对于“快捷”、“简单”的校园“现金贷”需求很大。而层出不穷的校园“现金贷”案件则充分反映出“现金贷”的危害性。 为了防止更多的学生掉入校园“现金贷”的陷阱中,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连同原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此整治校园“现金贷”的乱象。
四、如何防范校园“现金贷”? 1.认清校园“现金贷”本质。表面上看,校园“现金贷”与其他现金贷款业务相比并无二致,然而,在贷款人通过申请之后,平台收取的各项管理费、逾期费存在收费不透明、费率高等问题,贷款人最终支付的各项费用和利息远超于平台宣传的利息。 2.加强理性消费。作为一名学生,应时刻将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消费应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做到理性消费;其次,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教育孩子学会合理安排自身消费。 3.弘扬传统美德。随着年轻群体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提高,透支未来的收入提前进行消费逐渐成为年轻客群主流观念,面对高额消费,先借再还的方式成为普遍的选择。勤俭节约一向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弘扬我国传统美德,培养学生们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群体对于校园“现金贷”的需求。 4.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校园“现金贷”之所以瞄准学生群体,主要在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金融知识,风险意识不强,签订借贷合约时警惕性不高,容易被借贷平台宣传的低利率广告所欺骗。因此,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面向学生开展 “现金贷”等不良贷款的宣教讲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风险观念,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坚决抵制不良贷款。近年来,关于“校园贷”、“现金贷”等不良贷款横行校园的新闻屡见不鲜,只要大家坚决抵制“现金贷”等不良贷款,消费时做到不跟风、不盲从、不攀比,对于确实必需的大额开支坚持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进行借贷,那么,校园“现金贷”将无法继续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