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6818|回复: 8

你只是广义上的安徽人,狭义上的安徽人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1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和江苏一样,安徽之名来源于两府简称,原安庆府和徽州府。

安徽人说自已是安徽人,尽管和原安庆徽州两府无关,也没人觉得诧异。


但是在安徽的南部却有这样一群人,散布在徽州各处。同时和安庆徽州有着恩怨情仇,他们掌握两套方言,拥有两种身份。

他们在家或在村的时候说安庆方言,或说具有安庆味普通话。出了村就说徽州当地话

几代人过去了,即使记不得何时何地,因何去了徽州。

血缘纽带关系,使这些人与故乡保持着联系,也依然会说:“窝嘎安庆滴”。

这些人怎么去徽州的,详细记载就不说了,

详情可见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编史料。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江苏省名简称,只能说是没文化,省名来源政治因素太重。


相比安徽江苏,中国有些省名简称非常有内涵。


比如,河南;


比如,大胡建;


比如,四川;




河南简称“豫”,也就是人牵一头大象。说明古代中原是有大象的,中原魏国曹冲称象既是有名的史证之一。


八闽之地大胡建,简称“闽”。但门里不是虫,却是蛇。越人崇拜蛇。至今还有蛇王庙用来祭祀。


四川简称“蜀”,蜀字甲骨文是没有虫的,外框本身就是大眼晴的乖乖虫,桑蚕。四川是桑蚕丝绸的故乡。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1-21 15:3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的名称来源于徽宁池太兵备道(最早江南跨江北领有安庆,这个兵备道属于中央直管),后来中原寇起,就以安庆搞了个巡抚,后来清代平抑江南,撤南京(南直隶不是行政区划)为江南省,实际一直叫安庆等处巡抚,直到乾隆四十多年,犹叫江南池州府不叫安庆池州府,安庆本地也叫江南安庆府(康熙六十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1-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三国曹冲称象来佐证中原有象,谁给你的想像力?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经专家实地考证,曹冲称象地点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岗村一带。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华懒散人 发表于 2019-11-24 10:42
拿三国曹冲称象来佐证中原有象,谁给你的想像力?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 ...



在哪里称象不重要,河北也好, 东吴进献的大象也好,

都说明当时的中国中部有“象”,这就行了,
中国古代气候暖湿,象群分布远远比现在要偏北。
孙权当时的扬州所在的地区应该也是野生象群生活地区,直到梁朝还有记载,淮南野象群暴走破坏农田。

现在之所以没有,是因为气候已变化了,

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华懒散人 发表于 2019-11-24 10:42
拿三国曹冲称象来佐证中原有象,谁给你的想像力?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 ...

西晋的《江表传》中虽有记载“孙权遣使诣南驯象二头”.但也不能说就是买来着送曹冲的,你有证据说明当时长江两岸没有象吗?

除非你现在从非洲买来,穿越时空送过去的?

真是莫名其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华懒散人 发表于 2019-11-24 10:42
拿三国曹冲称象来佐证中原有象,谁给你的想像力?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 ...



好好读点书,再来!亲!

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古乐》:商人服象,为虐于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商人驯化大象,用之征伐东夷。周灭商后,周公东征,将之驱逐到南方。

《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也提到驱逐商朝的大象。

《说文解字》云:“豫,象之大者”,

可知“豫”就是大象,中原地区因曾产大象而获此名(河南省简称豫,古有豫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1-2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约伽 发表于 2019-11-24 11:41
好好读点书,再来!亲!

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古乐》:商人服象,为虐于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 ...

用<吕氏春秋>佐证中原有象,我信服,但用曹冲称象,值得商榷,确切地说不严谨.孙吴进献曹魏的,必然是本国特产,你也提到孙权遣使诣南驯象.孙吴在江南,再诣南,那就是山越地区甚至更南方,为了献两头象,要跑那么远,说明什么?"豫"之释义没错,关键是你佐证的材料有问题.商人服象伐东夷,约在公元1070以前,1200年后孙权从南方进献大象两只给中原霸主引人称奇,这足以说明当时大象在中原已经很稀少甚至没有了.至于梁朝纪录我不知出自哪里,淮南确有部分地区属于河南,但我认为佐证材料还是用<吕氏春秋>的好,尽管曹冲称象家喻户晓.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1-2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华懒散人 发表于 2019-11-24 17:23
用佐证中原有象,我信服,但用曹冲称象,值得商榷,确切地说不严谨.孙吴进献曹魏的,必然是本国特产,你也提到 ...

公元前1070年以前,更正一下,漏打一个字,时间差就太大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