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孔尚豫咏怀红旗岭情寄石门溪① 郑素明 红旗岭、石门溪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葛公镇洪方境内,古时称此地为南原。 (俯瞰红旗岭山脚下洪方全境) 据南原郑氏八十五世祖郑正观的《南原八景序》记载,该地区有“良禾摩汉”、“石峡通溟”等八处景点,其中“良禾摩汉”就是现在的红旗岭,与徽州的祁门县接壤,山岭西面是东至县境,翻过山岭就是东面的祁门县境,海拔1376米,为仙寓山的最高峰。而“石峡通溟”则是位于金鸡窠附近的石门溪,也是金鸡窠漂流最为惊险刺激的一段。 (红旗岭山顶上的云雾) (金鸡窠漂流石门溪段) 明末清初,当地名士孔尚豫逢年过节都要到岳父郑三俊家省亲,经常游历于此,并留有诗作。孔尚豫为明朝翰林院检讨孔贞时的次子、吏部尚书郑三俊的大女婿,精通理学、心学,富有诗文,为文纯深矫健,追踪韩欧②,与兄尚蒙一起被复社诸君子③称为兰溪④“二孔”。 首先,让我们欣赏他的咏怀诗《良禾岭》:“纡郁⑤千盘众界殊,行行复止⑥不胜纡。云攒峰杪聚还散,雨落山腰有似无。碧落遥呼疑不陨,方州俯阚几安居⑦。讵料高举凌江表⑧,长苦风烟暗隙驹⑨。”作者赞叹大自然的永恒和美妙,感叹人生光阴易逝,极为短暂,犹如白驹过隙。 再来品读一下他的寄情诗《归舟次⑩石门》:“家山⑾送水向湖流,湖上归人恰倦游⑿。水为恋乡犹附石,山如招客解回头。萋萋⒀灌木方鸣鸟,每每⒁原田正趁牛。为喜慈颜⒂将咫尺,逢人且莫话衷愁⒃。”作者触景生情,深情讴歌了家乡的美丽多情的山水,尽情享受了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亲情,最后真情地表达了自己厌倦远离家乡游宦的生涯。 【注释】 ①孔尚豫:字仲石,明末清初建德名士,不愿做官,潜心学问,精通理学、心学,翰林院检讨孔贞时次子,与兄尚蒙被称为兰溪“二孔”。 ②韩欧:韩愈、欧阳修。 ③复社诸君子:指郑三俊的复社弟子沈寿民、吴应箕、刘城、侯方域、方以智等。 ④兰溪:安徽省东至县。 ⑤纡郁:曲深貌,形容山峰层层叠叠、曲曲深深。 ⑥行行复止:走了一程又一程。 ⑦方州: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 俯阚:俯览,向下看。 ⑧讵料:岂料。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⑨风烟:尘世,比喻人生。 隙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郄,忽然而已。”后因以“隙驹”比喻易逝的光阴。 ⑩次:停泊。 ⑾家山:故乡。 ⑿倦游:厌倦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的生涯。 ⒀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⒁每每:草茂盛的样子。 ⒂慈颜:慈祥和蔼的容颜。称尊上的音容,多指母亲而言。 ⒃衷愁:指悲哀忧愁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