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2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1-4-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池州青年们挺身而出,直面“疫”情,全力以赴疫情防控狙击战。即日起,团团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池州青年战“疫”》专栏,集中宣传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正能量。
陆桂宁是池州市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的一名男护,1月30日开始进入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呼吸6病区工作。
短短11天,他和三名武汉“小姐姐”成为了一家人。
Part1 爱跳舞的孙姐 孙姐看上去40岁左右,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可能因为肺部感染的关系,导致缺氧的厉害,她不是很愿意和我说话,相处几天,发现她常常躺在床上,很少见她下床活动。
我理解她的心情。比起病毒的阴影,孤独和恐惧更难以抵抗。以前还有家人互相扶持,再难也只是困难本身,一旦离开熟悉的家,来到陌生的医院,独自一人,经受病毒的威胁,面对未知的日子,挂念分离的家人,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我每次进病房,都会主动跟她打招呼,“小姐姐你家在武汉哪里?”“你的眉毛好漂亮”“你顶多也就30多岁吧”......做完每天的治疗之后,我还会帮她打打开水、拿拿饭菜,尽可能的从生活上照顾好她。
慢慢的,她的话开始多了起来,因为队里要求我们减少和患者的直接接触,降低暴露风险,所以我们加了微信。在闲暇的时候,我们经常聊天,互相鼓励,我总是安慰她:“孙姐,你必须得开心起来啊,这样抵抗力才会增强,才能早日战胜病毒和家人团聚!”
她好转的很快,快转院时,我才知道孙姐原来是位舞蹈高手,临走前一天还笑着给我表演了一个高难度的一字马动作,麻溜的动作,根本不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
Part2 疫情过后的约定 王姐信佛,人也很活泼,得知我来自九华山脚下,可能是觉得很亲切吧,没事就喜欢跟我叙叙,我也很高兴能陪多她聊一会儿,让她少些孤独感。
她本来准备今年上九华山的,没想到疫情这么严重,没去成,她时常在我面前说:“等疫情结束了,我一定要去一次九华山,到时候你一定要陪我一起啊!”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除了对症治疗以外,更多地是要患者保持心情的愉悦和适当的运动,所以,我经常告诉她们,如果你觉得无聊可以随时找我微信聊天,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床上或者床下多活动活动,晒晒太阳,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你的病才会好的快。
Part3 信任的力量 刚见到李姐的时候,她正在上心电监护,氧饱和度只有92左右,她年纪稍大一点,头发已经花白了,我很担心她的情况。
还好,过了几天数值上去了,前不久,心电监护已经撤了,我才能和她好好说说话,不过因为缺氧,聊得也不多,但打气、鼓劲依旧是我每天的必修课。
我每天身上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手上还有3层防护手套,所以抽血、打针,以前看似无比简单的操作,现在却变得困难重重,偶尔打不上去时,她也不会怪我,反而会鼓励我。
我们病区有6组护士,每组6小时,连轴转,大家穿的都是一样的大白似的防护服,所以很难一眼分清谁是谁,经常是看到有护士过来换班,几个姐姐就会问起来,“谁是小陆?”“小陆在不在?”发现是我在上班时,总会和我多聊几句。看着她们慢慢的开心起来,身体逐渐的恢复,这让我很开心,说明我的心理护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月9日,经过大家的努力,三位“小姐姐”已经核酸阴性,符合出院指征了,下午,她们被转到了社区医院做最后的隔离观察,接到她们发来信息:“我们很好,还刚好住在了一个房间,很开心。”“希望在最后的隔离期里,你们能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天天保持好心情,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来日我们再聚!”我期盼着,疫情过去,春暖花开,相聚九华。
end 总是去安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这段铭言穿越时空,久久流传在人间,至今熠熠发光。
在这场抗疫的战斗中,疫情是我们的敌人。像三位“小姐姐”一样的人们需要在十多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度过一段特殊难熬的生活。和我们医护一样,她们也是战士,值得尊重,需要呵护,更需要安慰。我在武汉这11天,和她们互相加油、互相鼓劲,收获了不一样的亲情,患难中的亲情,很荣幸,成为了疫情下的一家人。
我很庆幸自己的努力能带来收获,第一次觉得自己那么有用,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和越来越多的病人成为朋友、成为家人,在疫情中,相互加油,相互鼓劲,开开心心,像这三位姐姐一样,战胜病毒。
一切还在继续,我也在继续战斗,一切都会好的,不是么?
文章来源于池州市人民医院 ,作者池大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