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7027|回复: 14

《在水一方》汪四武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2 07:0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在水一方》

(池州泉石散人汪四武作)

思来,还是借用《诗经(先秦)》中这句诗,作我想写的(以下)这几篇拙作之总题为妥,莫来,下面所要写的故事全是与水有关。

          很早以前,读到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山乡水国话池州》。记忆中,那篇文章是上海一位梨园大师写的。文章中,大师虽然没有直接叙述,当年腊月秋浦河的一些实际情况。然而,大师说他那年于腊月,在大通菏叶洲由大轮改乘"小火轮",行长江入秋浦河,于杜湖码头下。步行几里,入池州府秀山门(西门)进街市。而非是在池口码头下,更非是在外江码头下,翻越青峰岭,由池州府北门入城環。那么于这里,大师便给了我一个明确的信息 ; 百十年前,秋浦河水量相当富裕,于最为枯竭的腊月,小火轮还能畅通。哎,那位梨园大师的《山乡水国话池州》,其着墨的侧重点是九华山佛事。但不管怎样,总是那位大师的这篇文章之题目,勾起了我心中的故事来。

〈一 水老鱼多异〉

有俩位渔夫,说出来,我想七十岁左右老池州城里人,应该是都知道的。一个住在池州府城南翠微村,与他同辈人称其"老三九",而我等晚辈则称他吴大爷。一个住在池州镇渔业大队,即现在的百荷园北园,姓什名何,至今不知。这位渔夫的鼻子据说是被日寇割掉的,所以人们称他为"老或子"(或,贵池方言,即缺的意思)。这俩人捕捞技术特好,他俩配合,新奇层出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渔民们捕得的鱼,是要送到水产公司统一销售的。若不然,煤油票,肥皂票,香烟票,酒票是得不的哟。一天,老三九和老或子,用箩筐弄来了鳝鱼(黄鳝),到池口水产门市部,要该门市部负责人戴师傅收。起先戴师傅很高兴,从柜台里走了出来。一看箩筐里的鳝鱼,脸色立马煞白。何因?箩筐里只有一条,肚皮桃红,通体金黄色的大鳝鱼!一称,好家伙,四十八斤六两!那家伙似乎在愤怒地瞧着人们。戴师傅拒收,急得喊这俩位渔夫 ; 小老哉(贵池方言,意思是你是我的小爷,拿你没法子)!你那里弄得的,赶紧放回那里去!这家伙成精了,谁敢买它回去吃?老子卖不掉!老戴拒收。老三九和老或子非要他收购。于是乎吵起来了。戴师傅脸上有几粒麻子,心一急,脸紫色,钟馗气质。老三九叼着个烟袋,慢调稀理,阴一句阳一声。老或子,双手叉着腰,翁声翁气的直放炮 ; 上次那只大甲鱼,你也是横直拒收,硬是逼着我们给放了。这次不收,我和老三九就去你家吃饭,还得管酒!吵到后来,三个老头,各让一步。这条怪物从秋浦河捕得,放回秋浦河。不算产生任务可以,但各种票证必须全给。怪物 一一 大黄鳝,就在池口水产门市部门前的秋浦河放了活。没想到,那个修练不到堂的家伙,脾气还古怪着呢。游去又游来,气的老三九,把脚一跺骂到 ; 娘的!自己没修练好,被老子捕到了,还不服气?再不走,休怪老子真把你煮吃了!老三九这一跺脚一骂,围观的人们就都看到了那条怪物,点点头,慢腾腾地游走了。

       去门前秋浦河,放那条修练不到堂的黄色鳝鱼,老或子没去。何啥?怕老麻子赖账。事后我才得知,这三位老人在一起,相互间经常耍赖。赖得后果,通常是一方拿鱼,一方拿酒,打个平伙了事。

那天,横直没事的我,也参加了这三位老人的“平伙"。酒间我问 ; 那个大甲鱼(鳖)究竟有多大呀?戴老讲有乒乓球桌面大。老或子讲 ; 不止。它有特大号簸箕那么大。我吃惊的问 ; 那鳖也是在这秋浦河里捕的?是呀。就在杜湖那个渔坞里捕的。是用滚钩把那家伙滚上来的。它张开血盆大口,想吃我们呢。又想逃,几乎将我俩的两条船都弄翻了。我说这秋浦河里,怎得有这些骇人听闻的鳝鳖呀?老三九不厚道,欺我年少。他突然问我 ; 长江和秋浦河,谁是老子谁是儿?我当然说长江是老子了。可他说我错了。听他的解释词,还真是我错了。他说长江的形成,是由千万条,象秋浦河的河水,汇流而成的。我无语,只得听他说 ; 亿万年来,这秋浦河就没有枯竭过。这秋浦河的水质之纯,天下六水它占首。怎不知,人往福地走,鱼向富水游?前几年,我和老或子搭伴,在秋浦河高坦段,还捕到了中华鲟鱼呢。那条鲟鱼不算大,只有一百几十斤。听老三九吴大爷说来,我足实犯傻了。痴故故的说 ; 这秋浦河还能捕到一百多斤重的鱼?见我这样痴故故的,几位老人都笑了说 ; 小呆子!那个杜湖渔坞本是个深团(潭),下面百十斤重的大鱼有的是。我说那杜湖渔坞,怎得如此种奇呀?哦呵,我这一痴问,却打开了老人们的话闸子了。于是乎,让我知道了池州渔家人心目中杜湖渔坞的由来了。……。
FsHD6CpMqVKND7IwGoR4MQGGEGgH.jpg
Fib3q0oJE0nFh7bFjV_WOgCC8Aka.jpg
FqxeYJ5K29YAEAvnYN0bgKdUDws_.jp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2 09:4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2-22 10:1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0:3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欣赏!向你问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0:3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2 12:5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图片哪里拍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3:3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大江 发表于 2020-2-22 12:58
这些图片哪里拍的?

谢谢关注,网络上搜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5 08:4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父亲70年代初就在池口水产门市部当学徒,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关于渔户的事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2-25 10:0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汪曾祺老的味道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10: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是鱼 发表于 2020-2-28 10:16
有汪曾祺老的味道

谢谢你,谬赞了。爱读汪先生的文字,是我习文的楷模!向你问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8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乡水国说池州》作者陈友琴,《鲁迅全集》中曾提到的唯一南陵籍学者,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清光绪28年(1902年)生于安徽南陵,曾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东南日报》副刊编辑,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研究员。编著有《温故集》、《白居易诗文述评汇编》、《千首清人绝句》、《中国文学史》、《唐诗选》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乡水国说池州》一文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陈友琴在上海读贵池刘世珩氏“暖红室”戏剧刻本,知道有贵池这个地方。几年后,机缘巧合陈友琴去贵池住了几个月。
1933年初秋之夜,陈友琴在大通和悦洲长江轮下来,和几个伴侣一同乘坐一只大划子荡到州畔,投宿当地一家旅馆里。次早再赶上小轮船,向贵池进发。小轮船先停在池口,本来遵着长堤弛马进城,但邀请的朋友居住在文选楼和杏花村之间,遂由几乘肩舆改由山路扛到贵池西乡去了。
先参观杏花村和文选楼,两天以后,进贵池县城看看,城内一无足道;出东门先后参观齐山、翠微亭、清溪弄水亭和百牙山、望远楼、二妙祠。
此次客居贵池,登齐山,水陆两便,有马有船,加上沿途处处美景,陈友琴诗兴大发,作七绝一首:“萧萧芦荻毵毵柳,梦里诗情画里秋;亦是山乡亦水国,此身仿佛在杭州。”
文末陈友琴赞美这山乡水国的池州,“是浑然天真,未经人工雕琢过的,因此便不免为世人所遗忘。我来捧捧场,并不是希望人们去光顾,不过聊备山水之一格罢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