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以案说险——“献爱心”捐款诈骗、网购退款诈骗、网络信息诈骗
骗局一:“献爱心”捐款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网络、通信工具等多种方式,冒用公益组织或医院等名义,向用户发送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大众同情心实施诈骗。 网点真实案例: 2月18日,客户沈阿姨来到网点,与工作人员交谈过程中情绪非常激动,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原来,客户靠着微薄的收入为生,曾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看到疫情这么严重,十分想要回馈社会,打算按照手机里收到的提示捐款,但又分不清真假,想给安徽省红十字会捐款,却又不知道捐款信息。于是选择来银行问个究竟。 工作人员一听,赶紧提示客户不能轻信手机里的提示,不能随便点击链接,一边为客户耐心普及金融诈骗的套路,一边协助客户确认捐款信息,一步一步地教客户填单,全程陪同客户在“疫情捐款优先窗口”办完了捐款业务,并特意将纸质回单留给客户做个纪念,避免了客户的资金损失。 如何防骗: 如果想捐款捐物献爱心,应通过正规官方渠道,对从网络上发布捐赠消息的个人和机构要注意核实身份,避免上当受骗,遇到疑似假冒的公益组织,可登陆官网查询或拨打官方热线验证收款方的身份。
骗局二:网购退款诈骗 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人员声称“货品质量问题、平台交易故障”等原因要给买家退款或者退货,诱骗买家点击钓鱼网站获得客户银行卡信息,从而盗取客户钱财。 真实案例: 大学生方某,2月11日下午接到一陌生电话告知她之前在网上买的口罩已丢失,快递公司愿意3倍赔偿货款,然后以赔偿为由加了微信让方同学扫了一个二维码填写他的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号,填写完成后对方打电话过来告知他会发来验证码,只要提供了验证码就会将3倍补偿金打到他的银卡上,然后方同学的卡上收到一笔5000元的转账,对方又打来电话说操作失误请方同学退还这笔钱并发来截屏且表示可将3倍货款扣除,退款后就联系不上对方了,方同学察觉不对找银行查询才发现自己通过网贷贷了5000元。 如何防骗: 网购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旦接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要保持冷静。遇到需要进行售后咨询等情况,一定要通过**等正规渠道与卖家及时沟通,遇到要求提供验证码,输入各类身份信息的要求更是要冷静鉴别,“找你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骗局三:网络信息诈骗 该类骗局一般以植入木马的网络信息如以短信、链接、二维码、邮件、QQ、微信等形式进行诈骗,盗取客户信息后窃取客户账户资金。 真实案例: 2月287日上午,客户王某到访网点反映之前卡里的钱无缘无故的都没有了,工作人员查询账户明细发现是在2月份转到他人账户上了,经过电话查实,微信记录查询发现是在2月份时王某急着还信用卡和房贷,在QQ上申请过一次贷款,通过QQ提供了身份证号、手机号及验证码,后来贷款没有贷下来王某就找亲戚借钱还款没有理会,直到今天想从卡里取钱才发现卡里已经没有钱了,警方查实是在申请贷款那天被不法分子获取验证码转走了卡里所有资金。 如何防骗: 贷款应寻求正规渠道,不要随意泄露,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尤其是银行账号、身份证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不要点击来源不明网站发送的网址链接。同时,疫情期间各家银行都出台针对收到疫情影响的人员延后还信用卡、房贷的政策,如遇无法还款的情况,可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具体咨询。
来源:安徽省银行业协会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