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7月以来,池州汛情告急,最高值紧逼历史最高水位。抗洪抢险一线,既是抗击自然灾害的战场,也是检验青年担当的考场。广大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共担风雨,齐心协力,在防汛一线书写着一个个暖心的故事……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爸爸,你去银行帮我取些压岁钱出来吧!”
“取钱干嘛,你不才买的玩具吗?”
“我不买玩具,爸爸,我今天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地方都在发大水,解放军叔叔们日夜都在扛沙袋,有时饭都顾不上吃,水都喝不上一口,看着很让人心疼,有好多人都在捐款出力,您就帮我取点钱,我也想为防汛抗洪出点力。”
这是青阳县蓉城镇新中村9岁的小男孩王一凡和爸爸的对话。
7月17日一大早,新中村党总支书记杨桂就接到了该村村民王勤的电话,说要带儿子来捐赠物资。不一会儿,一辆装满物资的三轮车驶进村委会大院,在大家的帮助下,30箱方便面、20箱矿泉水很快被全部搬下了车。杨支书对说王一凡说:“小帅哥,我们一起来合张照吧”。不料,小家伙一边喊着“不要照相”一边跑开了,大家很纳闷,问他为什么不愿意拍照,他说:“我要和雷锋叔叔一样,做好事不留名”。稚嫩的话语,吐露出小小孩童内心深处的羞涩和善良。离开的时候,王一凡说:“我现在年纪小,还不能像大人一样扛沙袋,但是等我长大后,我一定会像解放军叔叔,做一个勇敢的人”。
为暖心的小朋友点赞!
老兵的深情告白
42岁的周磊晶,是江苏盐城人,1998年至2003年在驻池部队服役,退役后在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工作。7月15日,正在工作的周磊晶在网上看到池州共青团发布的招募令后,立即与团市委联系,想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参加抗洪抢险,虽经多次劝阻,但仍于7月17日连夜赶到了池州,并第一时间投入到抢险救灾当中。他说:“我最美的青春年华是在池州度过的,这儿是我的第二家乡。灾难面前,我必须要为我的家乡做点什么。”
安置点里的教室
“老师,这道题该怎么做啊?”坐在曾经的教室,如今的新“家”内,今年10岁的汪雨涵正在认真写暑假作业,遇到了不会题目,她就向志愿者,也是丁桥中心小学教师吴敏请教。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池州市青阳县丁桥镇党委和政府紧急部署,将丁桥镇中心小学确定为转移群众临时安置点。吴敏是该校二年级数学老师、少先队辅导员,志愿在学校协助安置工作。连续多天的晚上,她都守在安置点,直到半夜才离开。“一线救援人员很辛苦,我们做些后勤保障工作,希望尽一份力。”吴敏介绍,该安置点一共有包括医护人员、教师、乡镇工作人员在内的12名青年志愿者,他们主要负责安置点的日常管理、安置群众身体检查,孩子们的学习以及心理疏导。
才下考场又上一线
池州市贵池区清溪街道碧岩社区程村、汪村等10个居民组严重内涝,房屋被淹,80户164人被转移到清溪中学安置。安置点有两个移动的“小红帽”——20岁的汪盛彬和19岁的鲍施丽,同为受灾群众中的一员,两个刚刚高考结束的年轻人,放下书本,转身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鲍施丽的口腔有问题急需做手术,但她轻伤不下火线,任凭家人催促都不愿离开志愿岗位。发早餐、下物资、搬重物、维持秩序、晚上巡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汪盛彬说:“我今年高考刚考完,参加这次志愿者活动,想为家乡为村里帮忙做点事”。两个年轻人身体力行诠释着志愿精神,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这些 在上海工作的池州人徐惠琳,看到团市委防汛救灾志愿者招募后,第一时间与工作人员联系并捐款1000元,用于购买物资。她说:“我自己没办法回去,尽点绵薄之力而已,你们在一线,跟你们相比微不足道的。”
还有这些 陈可永,池州青阳人,在得知团市委每天组织青年志愿者在白洋河大堤上巡堤,第一时间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将方便面、矿泉水、核桃露、面包等价值2000余元的慰问物品专车送到白洋河大堤,对青年志愿者们表示慰问。
防汛前线,有青年的身影 洪水来袭,有青年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