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万罗山①漫赋 郑三俊② 【前言】1643年5月郑三俊从明朝吏部尚书任上归隐家乡,一年后明朝灭亡,南明政权相继成立。他响应南明福建隆武皇帝朱聿键的征召,在徽州、池州、饶州一带组织军事力量抗清驱夷,均遭兵败。其中池州军事指挥吴应箕于1645年10月在池州被清军俘获杀害,徽州军事指挥金声、福建军事指挥黄道周均被清军押赴南京雨花台杀害。一周年后的1646年10月郑三俊在复社弟子的陪同下,来到池州吊唁弟子吴应箕,并写下这篇《万罗山漫赋》以表达思念之情。 丙戌(1646年)冬日,同胡钟郎、丁紫芳、徐萝梅、王常思、刘舆父③自清溪访李白钓台④,摩江祖石关⑤,登万罗山漫赋。 为问江祖石,清溪一派⑥通。侧影拂潭水,山色在其中。锦苔封棘满,绿字久朦胧。万罗如有待,侍列宛相從(从)⑦。松盤萦露顶,笋接柱天峰。傑(杰)殿梯云外,浮堤远架空⑧。登危盻九子,凭虚忆感钟⑨。山河浑不异,吊古意何穷⑩。 郡人郑三俊 【注释】 ①万罗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池州城南10公里处,海拔163米,以通天门、逻人石、船形石景为壮观。该景区是安徽省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级旅游区,旅游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 ②郑三俊(1574—1656年),东至县葛公镇洪方村牌楼下人,字用章、中一、玄岳,号元岳、巢云,晚年号遁夫,又称郑天官。于1597年考中举人,1598年考中进士,历任元氏知县,真定知县,南京礼部主事、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提督粮道,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北京户部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北京刑部尚书,北京吏部尚书,于1643年5月辞官归隐家乡。其一生陟位十五任,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南明五个朝代,史称“五朝”元老、“三部”尚书,在北京刑部尚书任上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北京吏部尚书任上被优赐一品服,位列三公。据《明史列传郑三俊传》记载:“三俊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品。是东林党的骨干力量,复社的精神领袖,形成了影庵思想,创立了南原学派,弟子们生无数,被世人尊称为影庵先生,是明末清初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③刘廷銮(1614—1665年),贵池人,字在公,一字得舆,号舆父,也称刘銮,复社成员。复社骨干刘城之子。 胡钟郎、丁紫芳、徐萝梅、王常思四人因资料有限,没有考证清楚,希望池州人网的文友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④李白钓台,位于贵池区里山村,地处清溪河畔的江祖山,与万罗山隔河相对而立。江祖石因为江祖山而得名,直插在深不可测、明静如镜的江祖潭中。江祖山上古木苍苍,藤根盘绕,还有兴道院、仙人爭等遗址。在峭壁之处挑出一块巨石,突兀在江祖潭的水面,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垂钓的地方,即李白钓台。 在江祖潭仰首便可见到当年李白系舟停靠的“牛鼻穿缆孔”,在它下方的崖面上,留有几幅摩崖石刻。李白数次游秋浦,曾在清溪河上泛舟,垂钓于此,并留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的诗句。 明清两代的时候,追寻李白游踪的人络绎不绝,如明代戏曲家佘翘,诗云:“临流洗绿苔,摩崖写黄絹;何人可与语?江祖一片石。”清人王锡壁的诗中写道:“怪石临溪水,沿洄秋气森;谪仙今不见,谁与话同心。” ⑤江祖石,因形似古渡江神而得名。伸入河心,激水飞漩,溪流湍急,在岩畔形成回水潭,潭深藏鱼。 ⑥一派:一条河流。这里指清溪河。 ⑦万罗山好像等待着客人,游人排着队伍跟随。 ⑧杰殿:宏伟的宝殿;浮堤:依山建在水上的浮桥,供游人行走的木(或竹)栈道。 ⑨九子:九华山;凭虚:凌空;钟:钟山,借指明朝旧都南京。 ⑩郑三俊触景生情,想起了东晋王导的“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诗句,意思是风景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北方的大好河山被外族人占领,有了很大变化,表达诗人眷念故国的深深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