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78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9-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转载)周笃文先生指出“屈原被流放最远到过安徽陵阳(青阳县)”
周笃文,1934年9月生,出生于湖南汨罗县,历任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编著中心总编辑。原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是国务院表彰的特殊贡献专家。以下是周先生的文章摘录:
(湖南汨罗县屈子文化园公开展示的巨幅“屈原的足迹”,屈原流放地最远到达“陵阳(青阳)”)
如果说河南新郑的溱洧合流处是国风的摇篮,湖南汨罗江是伟大骚人的栖息之所,那么,安徽的陵阳则是中华诗国另一方圣地。因为这里曾漂泊过屈子的孤舟,倘佯过谢眺的吟骑,而且还酣醉过太白的诗魂。一千年间,三颗诗坛巨星相继攀升天宇,朗照在陵阳的灵山秀水间(屈原、谢朓、李白),这是历史巧合,还是造化的分外垂青?先让我们来听听诗人的吟哦吧: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蹙。
——屈原《哀郢》
这些令千古诗宗如此动情的陵阳在哪里?特别是《哀郢》提到的陵阳,关系屈原晚年行迹,意义尤为重大。可惜它一直没有为人注意,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文化界都极少关注。第一位为《楚辞》作注的东汉人王逸,把“陵阳”解作“凌阳”,认为是“意欲腾驰,道安极也。”显然未得要领。宋代朱熹在《楚辞集注》中,注云“未详”,把问题挂了起来。近代学者见仁见智,多泛指地名而少确解。胡念贻先生在《屈原作品的真伪问题及其写作年代》中说:“蒋骥则据《哀郢》‘今逍遥而东来’与‘当陵阳之焉至兮’二句,认为屈原离郢东下,到了陵阳(今安徽青阳一带),这是他放逐的地点。”这个说法比较精当。在《山带阁注楚辞》卷四中,蒋骥认为:“陵阳在今宁国池州界。汉书丹阳郡陵阳是也,以陵阳山而名。至陵阳则东至迁所矣……考前后汉志及水经注,其在今宣池之间甚明。以地处楚东极边而奉命安置于此,故以‘九年不复’为伤也。”这确是一语破的之卓论。按陵阳的确切位置并不在九华山北的青阳附近,而在黄山市境内。今太平湖南畔有陵阳山,即其地也。《大清一统志》云:“太平县有陵阳山……下有三门、六剌滩,舒溪所经。按隋志及元和志俱以属泾县。而太平系唐析泾(而)置,故亦有陵阳山,其实一也。”陵阳山是屈原放逐最长的地方,也是突出表现其爱国怀乡情结的地区之一。在《哀郢》的尾章云:“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返之何时。乌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真是哀恸千古的绝唱了。
九年陵阳谪居,在诗人的作品中是否还有痕迹可寻呢?回答是肯定的。请看《招魂》的尾章:
乱曰:献岁发春,汨吾南征。菉蘋齐叶兮,白芷生。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这里提到“路贯庐江”即青弋江。《汉书地理志》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它表明了屈原正是沿陵阳青弋江来到长薄一带的。
这条极有价值的佐证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在《屈贾列传》中肯定《招魂》为屈原所作的正确。从而也有力地驳斥了王逸以《招魂》为宋玉所作之非。千古聚讼,可由此而得到解决,岂非一大快事。还有一条佐证材料,即李白的《同友人舟行》诗:“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嗟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楚臣”句明显是指屈原《哀郢》中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访前迹”指李白的陵阳漫游(详后)可谓间接证明屈子陵阳漂泊与创作《招魂》之事。
……
陵阳,就是这样孕育和激发了三位伟大的诗人灵感,使他们创作了一批与山川同在、日月齐辉的杰出诗歌。让我们记住这个美妙的地方,去探寻它的秘密,去解读它的神奇,以提高我们的人生的觉解价值与创造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