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1876|回复: 9

京剧鼻祖《青阳腔》 池州国家非遗展演视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4 08:0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地位(又称"池州腔",因产生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

青阳腔声韵婉转,旋律起伏跌宕,一唱众和,锣鼓帮腔,青演粗犷、泼辣、质朴,尤以净角、旦角别具一格。

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阳腔《百花增剑》池州国家非遗展演视频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篇:(池州国家非遗展演现场图帖)



   
点击《京剧鼻祖·青阳腔《百花赠剑》






    点击《青阳木镇·非遗《拼字龙(疙瘩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篇:


   点击《池州府古城—牌坊寻踪(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4 11:4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有原唱音,因为以前不能上视频,即使后来能上了,也只允许15秒,现在可以有60秒就贴上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9 00:4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听!优美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20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装模作样。
“青阳腔”可是400年前的东西了,你确信你能看得听得点名堂出来?
  来来,到这里来,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文化传承”,带你看戏曲的祖宗, 八百多年前的“中国第一剧”和“戏曲活化石”。


八百多年前,在东海之滨,九山书会里的才人们,按他们那个时代本阶层的伦理标准和审美观点,把一个负心郎的故事演绎成戏曲《张协状元》。为了更加贴近生活,喜闻乐见,剧本在文字上带有浓郁的地方方言色彩。

  戏文中有“开门要响,关门要迷”(方言“迷”的意思是严丝合缝)、“老鼠拖个驮猫儿”(拖,意为叼,方言音为“他”;驮,意为大,方言音为“豆”)、“生受”(方言意为:麻烦),还有“日头”(日,发音为”尼“,即太阳。)、“哪堪顿着一座高山”里的“顿”(方言为安放、放置的意思)等。。


  所以说传统文化要“人”来传承,人散了,文化就散了。没人就别装了!




附:中国戏曲简史:

1萌芽期:
   先秦时代为萌芽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如:傩戏、社火、秧歌;春秋战国到汉代娱人的歌舞;汉魏到中唐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2形成期:
唐代,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产生了一批用歌舞表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3发展期:
宋代“杂剧”,金代“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4成熟期:
元代,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以及创作出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等作品。元代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期。


5繁荣期:
明代,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四大声腔,昆曲出现。
清中叶,出现越剧,清未京剧向全国发展,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6革新期:
经过不同的时代,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在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现代化”与“戏曲化“的探讨和实践。是为适应新观众的需要。但综合看来,“现代化”改造效果,强差人意。
比如越剧,并从最初以人声伴奏,发展到现在中西结合的管弦乐乐队伴奏。但为了保持越剧的风味,在唱腔伴奏方面,始终以鼓板为领奏,越胡(越剧二胡)为主奏乐器。戏曲还是老的好。
对于越剧而言,一把越胡,一付器板,一个好的演员团队,足诶!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点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0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