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9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今天已是腊月二十八了,上了街发现树上的枝头已挂满了灯笼,这才知道马上就要过年了。然而在我心里却没有过年的味道,家里仍旧与往常一样,两个菜一汤,吃完无事仍出门闲溜,但出门看到满街的大红灯笼却又知道马上要过年了,此时的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概括:惆怅!我反复问自己,记忆中的年味哪里去了?
回想往昔,虽说那时人们普遍物质生活不太富裕,对于过年家家户户都很重视,有一句顺口溜我至今记得:“有吃无吃玩过三七,有烧无烧玩过元宵。”比如我家,虽然家里穷,父母想方设法要过好这个年,做年糖、杀年猪、做豆腐、做新衣,不论多少是必备的。不说过了小年年味浓烈,只要进入了腊月母亲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们要听话,说好话、说吉利话。”从这时起我们就知道要过年了,那是天天盼望着过年,在我幼小的记忆里过年就意味着有的吃、有的玩,至今那浓烈的年味依然清晰可见:杀年猪,母亲将猪杂一锅烩,分给我们一小碗肉,那香味那解馋劲永驻心里;做年糖,不仅在案板上明着吃,还偷到被服笼里吃,那甜味永远飘逸在心里;玩花炮,将仅有的几毛钱买来花炮,与小伙伴用铁桶盖着放,点燃后扔到水里放,乘人不注意丢在人脚跟放,相互打闹抢花炮放;穿新衣,父母过年给我们打扮得像新姑爷一样,新衣新鞋新袜子,到外面那个拽劲从心里乐上眉梢;打灯笼,全村的小伙伴打着灯笼聚集在一起,将灯笼用绳子串在一起,学着舞龙的样子串村走巷给人拜年,既讨得大人的欢心,又能混点糕点糖果甜了自己的嘴;请春酒,张家吃到李家,李家吃到我家,整个春节期间沉浸在酒席中。还有那叩头拜年,还有那燃不尽的烟花爆竹......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吃穿不愁,但却年味难寻,虽说官方在刻意营造过年的氛围,但在民间特别是在人们的心中却是淡淡的,只有那微信中的祝福给人短暂的暖意。传统的年味哪里去了?看来只能永驻在我们这代人的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