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早晨4点多,借着朦胧的晨光,看到大水已经悄然漫到我们河畔广场,立即跑下去查看,河面浩浩淼淼,我四个竹排,有一个已经不见踪影,是一个村民下河捉鱼虾用了竹排归还时没有栓紧,而昨天下午我们又没有一一检查。
洪水中间部分是微微鼓隆起来的,团团雾气缭绕,说明水还要涨。这河上游的主干是发源于九华山后山,经刘街、梅街、桃坡到白洋,往下就到清溪万罗山,再与秋浦河会合入长江。 主要支流大概是从东边的解放乡过来的,一夜的倾盆大雨,将山上山下的污泥浊水全都冲刷下来,一些大树被连根拔起冲到河中翻滚挣扎,但最终无可奈何东流去,……
一排路边的新栽的柳树
我站在河边发呆,感慨大自然的威力,大水摧枯拉朽的神力,充满敬畏,不知不觉身上被淋湿,再一看竹排已经漂到路边了,连忙找绳子加固,再去抢东西——破东烂西,但都是有用的,哪怕一一根烂木头,也是可以烧一锅喷香的柴火锅巴饭。
水退下去了撬竹排下水
孔雀和丫丫们都在对面的原始森林中。去年中秋从华岭方表弟方继发养鸡场接回了劫后余生的10位瘦得屁轻的丫丫,春节又从梅里驻驾王行程氏养鸡场接回洁白肥胖的4位丫丫,终于在象山铁路毕家善良的父老乡亲们的帮助下,让这些丫丫和孔雀在河对岸安了家。水太大,这两天都不能过去,只能隔水相望。
这小公鸡叫洋洋
鸡宝宝和它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在这边,已经习惯了在瓜藤下磨磨唧唧谈情说爱生儿育女,孩子们童年快乐健康成长。池州爱心寄养的小公鸡洋洋也已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不是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宝贝们遮风挡雨。
鸡妈妈和她的孩子
估计下午大水会开始退潮,我们要一直盯着撬竹排。因为水来时竹排被冲到高位,要跟着水向水中撬,否则到水完全退下去,它们就像鱼干一样晾在岸上,一叶竹排有好几百斤抬下水是很费劲的哦。
关于白洋河,传说中上个世纪五四年发大水,让我奶奶等很多老人谈水色变,不过我没有感觉,因为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大概是2007年白洋河发大水,听说白洋街上大部分老房屋都进水了,居民都有着在家中齐腰深的水中抢东西的经历。当时我我脑中风后遗症的叔叔吴春生和她女儿吴玲娜住在老屋子家里养病,叔叔被邻居背到对门腊红家楼上,堂妹妹回屋里抢了被子等东西。电话打给在合肥的我老爸,当时我还在北京当记者,老爸立即派我开车从北京赶到池州,接他兄弟和侄女来合肥避难……。
我到达白洋时水已经退去,只见满街和泥泞和怨声载道的村民,还有河边许多半躺着裸露着根须但仍然死死拚命也要把根留住的大大小小的大树和小草。 当时我是大众科技报记者,曾参加过抗洪战地采访,见过的场面远比这更惨烈。所以我一路上边开车边哼着小曲安慰:一切都会好的,房子会有面包也会有。
2013年春节我来老家定居在河畔盖小楼房,就挖了四米多深的基础,用了很多钢筋,室内地平还高出街面一米多。但每逢发大水,看到楼下洪水滔滔,总还是有点害怕,总恍惚是乘坐诺亚方舟在漂流……
漂呀漂,摇呀摇,摇到外婆桥……
我的外婆桥在九华山下二圣,当年有名的“王家水碓”,我外公王德进兄弟们九华河南畔的四间大瓦房和水田,后来成了进九华山的车辆检查站,水田被种了许多莲花,现在成了美丽的莲花小镇。
我女儿的外婆桥是在安庆和合肥。女儿天力的童年,一有假期,我就要带她到当时外婆居住的安庆市海军4812厂宿舍,门口一棵枇杷树,每年要结很多果……
再睁眼看看白洋河,洪水正在慢慢平息,爱我牵挂我的亲人们,不用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