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84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人说,世界不缺少美,缺得就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确实,世间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美不仅仅表现在春夏秋冬的风花雪月里,还要经过沉淀、最后归属于人的内在心灵之美——积极向上的精神。
电视中经常播放从高空视角拍摄下来的气势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这种场面总是令人赞叹不已,因为那些动物尽管身陷危机四伏,而且同行伙伴常常命丧迁徙途中,但是只要活着,动物们绝不会停下脚步仍然继续向前进。那阵势就如同一首永远奔放的歌曲,更像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绝不会为人性本身的隐匿弱点带来的消极现实而放弃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追逐。
人说,劳动创造人本身。想来只有通过劳动人类才会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然而这种有形的劳动成果又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无限成就和快乐感。多少万年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已经密不可分地成为完整的人类的本身——物质为精神奠基,精神为物质指引。
所以,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和平年代,人们似乎更加关注内在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这可以从每年的中国高考作文题目中看出。那些全国各省所出的作文题包含的方面很广,涉及到高中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很大程度上要求考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平时的细心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内在思想情怀才能完成高考出的任何题目。所以串连起古今的作文的内涵思想,中国的精神文化也就水到渠成了。或许精神文化就是一项以主观感觉为表现形式的虚无东西,所以从未有人真正定义精神文化这个玩意儿,自然中国正流行着文化大争吵,各说其词,正所谓相映成趣。
不久前,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指评小沈阳所表演的小品只有快乐的原素却没有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种媚俗表演。为此,人们在网络中各说其词,以诠释对文化内涵以及文化表现形式的理解。
以前,人总是把丑或美隐约在相应的表现形式里,由人们自己从中感悟出力量和美,得到相应的信念,甚至于更多的人喜欢含蓄之美。如今,人们非要把裸、异、怪大张旗鼓地表现出来,并声称,那就是文化,一种另类的美。可是人们不清楚,实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但过度地表现与裸露出来,就没有一种美感了。发掘美是需要距离与表现程度的。也许这就注定了有与无、雅与俗的界限。
一次,在农村老家。当时,几个男人在看完“小沈阳”所作的广告之后,便由此说开来。有人说,这个小沈阳两条腿都穿在一只大裙裤内,另只裙裤是空的。还有人说,他太会说笑了,不过,我们村里的小李的嘴巴特别会说,又不怕人。如果让他上电视,肯定和小沈阳一样红,说不定比他更火!
说者可能无心,听者却是百味丛生。作为小沈阳,他只是表演者,而对于编排、策划者,他们则是在作物质劳动,毫无精神劳动成果可言。不可否认,传统与变新之间的微妙矛盾,但绝对不是仅仅博得开心一笑那么简单。尚若真得如此就好了,可是诸如小沈阳类的没有男人阳刚之美的精神之内在,那就是一种非文化类。尽管百姓喜欢,那是因为百姓没有把他们定在文化的范畴内。如果真要确定,恐怕百姓只把之定为文化外的一场表演而已。所以人们没有必要为之进行文化大争吵,想来有点思想的人们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文化的有无、雅俗之分就在于表现形式上的美的程度如何,这种美也指给人带来的思考程度的深浅,更多的是指能调动人们多少的喜怒哀乐思索,指引人们感性兼理性地生活。
值得庆幸的是,美从来都没有被人们遗忘过,争吵中美引起多少人的深深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