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39023|回复: 1

南山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端午节过了,没有看到今年发端午水。天空上老是翻云覆雨,雷电交加,就是大雨下不来。
     南山位于乌株树村庄的下面,前面是挂笔山,后背靠高山,那里有一大片田地和山场。这片地方是属于陈田村的飞地,那里有水稻田,有通向乡里的山路。
每年的春夏之交,是雨水最多的季节,汛期好几天洪水不退。特别是端午节发洪水,陈田桥被洪水冲倒后,走大马路就不能到乡里中学上学。那个时候,靠挂笔山的大演坑口有石拱桥,可以通到大马路去乡里。吃好早饭后,奶奶就送我,从陈田下畈下首过春岭坑,走到乌株树村对面,再经过挂笔山后面南山过石拱桥,比过陈田桥走大马路多一倍的路。春岭坑的小路狭窄,只容一个人前行。路上崎岖不平,弯弯曲曲,春岭坑中山水湍急,水中过水石蹲被冲走的七零八落,山水挡住了去路。只有往上钻进灌木草丛中,找到可以涉水的地方。脚上鞋子湿了,披着的雨衣粘在外衣上,身上爬山发热出汗,里外湿汽重重,衣服全粘在身上。走过乌株树村对面的河坡滩地,乱石夾脚,有水宕有水坑。到南山口,南山上流出来的山沟水更大。我一直记得南山沟中一棵木梓树成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奶奶和我脱下鞋子,先过水把我背包全部送过沟去,又先涉水站在水中,牵过我伸出的手,再抱起我,把我放到木梓树边;我抱紧着木梓树站在水中,站稳了不动,不被流水冲走。奶奶又走过去,接着再抱起我,跨过山沟里的水。走过高高低低像梯田的田地,踏着水满田埂像瀑布一样的层层稻田,还有长着比我还高的路边草丛,一脚一步前行。走出挂笔山背后南山的崎岖山路,到远望到高田的地方,走到牡牛降河水与秋浦河水汇合处的石拱桥,到乡里的大路就在面前。
    夏天将要过去,立秋来了,南山的早稻田是陈田人最后收割的地方。从过虫龙前桥上用板车拉来的打稻机,到了剡溪河边,对面就是南山口子边。俩个男人把打稻机抬下板车,脱鞋卷裤脚,涉水又要抬过河去。从南山口抬进稻田边都是沿河沟的山路,非常狭窄,只有把打稻机侧过身来抬进去。每打一块稻田,都要向上拉到另一个稻田,有时一块田打稻机都摆不下,我只好和大人们把稻子一抱一抱的抱下来脱粒。遇到雨水多的天气,山里田土更是粘性重,打稻机在山垄田中难以前行,拖不动,我又和人把周围的稻子抱过来脱粒。有些发病被虫害侵蚀的稻田,稻杆子七歪八倒,倒在田里泥水中的都有,用镰刀收割前都要一把一把扶起,扶起一棵收割一棵。打稻机从这块田搬到哪块田,前面俩个人拉打稻机两个耳朵,后面还要三四个推,每次都要五六个人又是拉又是推的。打好了稻,机身遍身都是黑泥巴,机身下面两条拖拽的滑杆巴满了厚厚的泥土,只有翻过来铲除了,才抬得起来,抬到南山口,又从水中抬到剡溪口这边,再抬上板车。打好的稻子也挑过河,放到另一个板车上,一起拉回村里。
     挂笔山前就是秋浦河,南山在挂笔山的背后,南山口正对小剡口。南山过去住有一户非常可怜的一个老人,听奶奶父亲说是隔壁小剡村的人(小剡村在南山也有田地)。南山就是在两个山凹间的田地。一层一层而上的梯田,窄窄的长条,什么形状都有,每个面积都只有几分地,总共几十亩。每年种双季,一半晚稻一半玉米和山芋,都要到十月收割。每到秋天果实成熟的季节,田里的晚稻低下了头,稻下的水也干涸,露出了插秧锄草的泥脚印;玉米棒也露出毛绒绒的丝丝,玉米杆又瘦又小,叶也黄了;山芋藤叶老了,抓不住地,盖不住泥土,土地越晒越干。那是生产队时期,大集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都是靠每天记录工分过日子。我们家有七口人,只有父母亲俩人出工。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不能象一般的人做重体力活,挣的工分多,所以父亲想出别的点子挣工分,因此常常是夜晚带我出去给他作伴,到很远很远的田地或山上去看野猪。 最远的地方当属南山这个地方,要翻七八里山路。因为都种着稻子玉米或山芋,这是野猪最喜欢吃的几种作物。踏着微弱星光,父亲一手提着马灯(有些路不点亮省点油),一手提着棍叉。我走在前父亲走在后,那时都是穿单鞋,走在河滩地去南山的路上,到处都是放牛回来时牛拉的牛屎,漆黑的夜里看不见,深一脚浅一脚中踩到,踩下软软地牛屎上也不说,也不洗就爬上看野猪棚上睡。父亲告诉我,晚上我也知道,遇到一大帮大大小小的野猪,父亲要我拿着棍子到稻田中帮助驱赶,脚上又不知踩上多少水稻土。被牛屎裹住的鞋子只有等到第二天回家来,在怀沟边脱下来洗。
    上高中以后,在石中的爷爷家寄宿,一个月回来一次,很难遇到洪水季节,汛期也很少回来,就不在走南山去乡里县里的路了。上大学以后, 第一个寒假回来,陈田村建起了钢筋水泥大桥,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后,南山不再种稻,都栽上了林木。从此陈田人告别了南山行,但走南山——上南山——南山难的记忆却从未在我的人生中抹去,永远不会忘记南山行,它是我小时候走过的最艰难的步伐。

远望春岭坑

远望春岭坑

站高处望南山口

站高处望南山口

挂笔山

挂笔山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6-2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4-6-16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