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3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20-8-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不可误入的诈骗陷阱
典型案例
近期,某支行大堂经理在柜面接待一名客户,客户表示需要提前支取四年前存的70万元5年期的凭证式国债。大堂经理注意到该国债即将到期,遂询问该客户将该资金转为活期的用途,并且表示如果现在支取会导致利息损失。客户犹豫了几十秒后,支支吾吾表示自己要买房。大堂经理察觉情况异常后立即报告当班主管。在主管和客户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该客户在微信结识一名“警官”,与该“警官”视频时,对方称其账户涉嫌银行卡洗钱,并向他发送了一份伪造的法律文书,需要其按照相关程序配合调查,并将资金转入警方安全账户进行冻结。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向客户解释目前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通过电话或者视频方式要求转账汇款,更不会将“通缉令”、“资金冻结令”等通过网络视频形式发送给对方。客户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立即放弃提前支取该笔国债并且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案例分析
1.目前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重视法律、轻视风险的心理进行网络诈骗,该案例中客户轻信网络中“警官”的话,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2.该案例中,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风险并上报主管,客户在了解网络电信诈骗金融知识后停止取款转账,避免了资金损失。
消保提醒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一律终止联系,并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反映相关情况。
2.认清业务办理的正规渠道,不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不随意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对陌生人闭口不谈卡号和密码,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
3.金融消费者应加强电信诈骗案例学习,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如有疑虑,及时向银行工作人员或者当地警方寻求帮助,避免上当受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