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2887|回复: 5

岳飞《池州翠微亭》这首诗里是“得得寻芳上翠微”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 00:0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池州翠微亭》这首诗上学时我都学过,所以我们都很熟悉。我们在温习一下。

20240301232818front2_0_233786_FoflvSmyjPQsqe_-v-8uldCVtjOE.png
20240301232817front2_0_233786_Fl7LrOc2P40DZwyEDp7pUq1T2LOk.png
20240301233107front2_0_233786_Fh9EqaZNNcDpNTf7GN-wD_OjGzFt.png
细心的你会发现齐山岳飞雕塑台基上刻的是“得得寻芳上翠微”,而《岳武穆集》卷三上记载的却是“特特寻芳上翠微”,这是为什么?
不急我们先了解一下《池州翠微亭》写作背景。

这首诗告诉我们,岳飞在登临齐山之后,天色已暗,而且天刚黑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他乘着月色下山。天黑时月亮已升起的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个月的初七、初八左右,而他在祁门的题词落款为:“绍兴改元仲春十有四日。”这可以说明,绍兴元年二月岳飞经过池州城时在初七、八日,到达祁门已是二月十四日,这个时间的间隔符合行军的速度。这一路上,他有祁门东松寺题词、鄱阳龙居寺题诗等。(引用槐下杂吟老师的文字,下面的文字也是参考槐下杂吟《岳飞在池州》的查资料写的)

岳飞在《池州翠微亭》中提到的“特特寻芳上翠微”中的“特特”一词,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池州翠微亭》自古有异文。明代《岳武穆集》卷三是“特特”,但是在明《徐氏精笔》卷四引此诗是“得得”。
20240301233822front2_0_233786_FrUf-H5_nNZysf7FQvJ-GPrCN8R-.jpg
20240301233822front2_0_233786_FngZMyvDTN3Pwo91puctVeJeXI35.png
在《两宋名贤小集》中又有不一样,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作“观未足”。明《徐氏精笔》卷四诗中是“看不足”,

再看一下《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七作“赢得寻芳上翠微”,存在异文。
20240301234221front2_0_233786_FjQ57ihLaJZIsTi-CKo8LYj0s7si.png
其他资料
《齐山岩洞志》引此诗里作“得得寻访上翠微”
20240301234541front2_0_233786_FmSoalgBa-t3SaqLzJvBRlfufus3.png
清人陈焯编《宋元诗会》卷三十四《钦定四库全书》本,引此诗里作“特特寻访上翠微”

20240301235022front2_0_233786_FgD1OW-glZ9zp7NuwbDyd1qIqsgZ.png
教员写的岳飞《池州 翠微亭》
20240301235242front2_0_233786_FnShUTtDAPReeAv9H89Kx4tOOZ-z.png
20240301234902front2_0_233786_FmSoalgBa-t3SaqLzJvBRlfufus3.pn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槐下槐下杂吟老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古诗古文有异文现象?
文献传抄的变异:在古代,文献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抄写错误或者抄写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原文进行改动。这种传抄过程中的变异是古代文献流传中常见的现象。
版本差异:不同的文献可能来源于不同的版本或者抄本,这些版本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由不同的人抄写或编辑,因此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抄写者的文化水平、个人偏好或者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造成的。
语言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会发生变化,一些词汇的含义、用法可能会有所演变。不同的文献可能记录了不同时期的语言状态,因此对于同一词汇的记载可能会有所不同。
文学解读的多样性: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具有主观性,不同的读者或学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这种多样性在文献记载中也会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诠释上。
历史文献的珍贵性与脆弱性:古代文献的保存条件有限,许多文献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散失或损坏,现存的文献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这种珍贵性与脆弱性也使得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充满了挑战。
对于异文现象的不同记载,学者们通常会通过对比分析、文献考证等方法,试图还原最接近原始文本的版本,并对这些差异进行解释。这种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发展。
再次感谢槐下杂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4-3-2 09:0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记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09:1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0302091310front2_0_233786_FpKPPBsirQDSQZ6yoHRW_BLf_hEA.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4-3-2 22:3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谢楼主答疑解惑。应该是这样。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8-20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