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案例回顾】 年关将至,一老年客户到某银行网点要求注销银行卡,称自己遭遇了诈骗,经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了解到客户近期在小区业主群里“抢红包”沾喜气,随后被拉进一个红包群内,群里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在里面发红包,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逐渐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某天群里发了一条“红包链接”,客户以为和之前的红包一样,客户按照流程填写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输入验证码,随后收到一条银行卡动账提醒支出3000元,于是来银行注销账户,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判断这是一起打着抢红包幌子的电信诈骗,于是结合日常学习的平安中行案例给客户讲解了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以及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客户最终恍然大悟。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以“发红包”为引流手段实施诈骗,将受害人“拉”进微信群,受害人在群中常能抢到“红包”放松警惕。一段时间后,在群里发送不明链接诱骗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骗取其隐私数据;或是在受害人手机中植入木马,便于不法分子后台操控牟利,导致尝到甜头的受害人信以为真,最终被骗走钱财。 【风险提示】 一、不要随意在不明网站、平台上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正规的红包领取是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手机验证码的保护,绝不能随意透露给他人,验证码往往是保障账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要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抢来自正规社交平台官方推出的红包,以及熟悉的亲朋好友发送的红包。如果对某个红包链接存疑,可以先向平台客服咨询或者向身边熟悉网络安全的人询问确认。 三、平时多看看新闻、关注银行、社区组织的防诈骗宣传活动,要主动学习防诈骗宣传信息,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识骗、防骗能力。 四、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抢红包电信诈骗,要立即保存好相关的聊天记录、红包链接等证据,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联系涉及的社交平台、支付平台等客服,告知情况,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