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7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20-5-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央视网
2025年01月21日 21:15 北京 807人
图片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地迎新春。
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收获相关。甲骨文中的年字,就是人背禾的象形字。《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随着历法知识进步,古人又根据天象、物候等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年就成了这一循环的最好概括。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人过年始于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里所说的“年”,指的是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俗称“大年”。与大年相比,还有一个相当于“预热”的小年。“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说的就是北方的小年;“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说的则是南方的小年。“从腊八到小年,再到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二十几天,都是喜庆和热闹的过年节奏。”王来华说。
小年有哪些习俗?为何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你家小年哪天过?年前大扫除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图片
为何南北方小年会相差一天?
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日期有所差异,这背后也是南北之间文化与历史交融演变的体现。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麦西介绍,宋朝之时,“小年”被称为“交年节”,也称为“小节夜”。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岁除》中记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而到了清朝,褚人获的《坚瓠续集·小尽大尽》中也记载,“宋人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称小年夜、大年夜,古今语大略相同。”此时,“交年节”已经演变为“小年夜”。
麦西说,清朝以后,北方的“小年”基本上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清朝皇宫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后贵族王侯纷纷效仿,并逐渐流传至北方民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
此外,天津市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解释说,在中国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迎来小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
各地“小年”时间也各有不同。江浙沪部分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海南部分地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则将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小年”。节日时间的地域性差异折射出了各地历史文化空间的差异,但是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
摘选:央视网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