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044|回复: 0

池州明朝进士柯相登科录中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3ecd83e3971c526d401b8c3337db412.jpg 近日,偶得《登科录》中所载池州明朝进士柯相的登科信息:柯相,贯直隶池州府贵池县,军籍。国子生,曾祖玫裕,祖蓉,父本郁,前母马氏,母杨氏,具庆下。兄桂,弟榶、棣。娶吴氏。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六名,会试第一百十一名。
柯相,字元卿,号狮山,自号“狮山主人”,明朝正德、嘉靖年间名臣,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峡川柯人,政治家、哲学家。明正德八年(公元 1513 年)举人、正德十二年(公元 1517年)进士,先后任江西永新县、山东商河县知县,南京兵科、吏科给事中,浙江宁波府、湖广武昌府知府,四川兵备副使,广东左参政,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陕西巡抚都御史,河南右副都御史等,因政绩卓越,升总制两广军务都御史,屡受朝廷封赏,声震朝野,荣及乡里。著有《狮山文集》(十卷)、《狮山题咏》(两卷)
《登科录》中所载柯相信息,字不足百,却隐含着大量历史文化信息。
1、         籍贯:古代的籍贯在实行户役制的前提下,籍和贯通常是分开的。籍通常指的是役籍,也就是说一个人或者他一家子从事什么行业,就是什么行业的籍。明朝的户籍制度继承了元朝的“诸色户计”,实行职业户籍制度,即按照各家各户的职业,将全国户口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民籍(亦称民户),职在务农,并向国家纳农业税、服徭役;军户的义务是服兵役;匠户则必须为宫廷、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即离乡证明。该《登科录》中所登记的柯相,贯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以军籍的身份参加科举。
2、直隶:直隶省。中国旧省名。
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后改称京师,永乐初年复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应天府等府为直隶。永乐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后,又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清朝初年以南直隶改称江南省,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境依旧。雍正、乾隆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省,辖境逐渐扩大。1914年划长城以北改属热河、察哈尔两个特别区域。1928年改省名为河北省。明朝的池州府属南直隶。
3、池州府:池州的历史区划多次变迁,先秦时期:池州地区属吴、越、楚等国。秦朝:属九江郡。汉朝:属丹阳郡。三国时期:属吴国。隋朝:设立池州,治所在秋浦县(今贵池区)。唐朝:池州属江南西道,辖秋浦、青阳、石埭等县。宋朝:池州属江南东路,辖贵池、青阳、石埭、建德、东流等县。元朝:池州属江浙行省,辖贵池、青阳、石埭、建德、东流等县。明朝:池州属南直隶,辖贵池、青阳、石埭、建德、东流等县。清朝:池州属江南省,辖贵池、青阳、石埭、建德、东流等县。
:古代中国的一级行政区划,隋、唐的“道”下有“州”,宋代的“路”下有“州”。明清时期,州演变为“府”,池州也就成为了池州府。
4、国子生:国子学(监),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国学生又称国子生,亦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但多指官员子弟的太学生。国子监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亦有由捐纳而得者,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然通谓之国子监生。
监生肄业后经见习可得补官,后科目盛行,出路日塞。捐例一行,挂名监生日多,赴京就学者日少,作用反不及府、州、县学。
5、应天府:应天府,又称京师、南京,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陪都。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同年三月,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应天”之名意指“上应天意”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为明朝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攻克应天府后改名为江宁府
6、乡试、会试: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嘉《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2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