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2288|回复: 16

清明·杂咏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QQ_1743773499915.png
清明·杂咏三首
(一)
QQ_1743773701102.png
春天来了
义夫义
春天万物尽朝晖,桃红柳绿蝶双飞。
微风拂面喜觉暖,心灵欣然自芳菲。
(二)
QQ_1743773583514.png
清明·踏青
义夫义
清明踏青陌上行,满目春色绿柳林。
草长莺飞舞蹁跹,聆听鸟鸣尽开颜。
(三)
QQ_1743773644759.png
清明·祭祀
义夫义
清明时节上山行,
家人三代到坟前。
挂纸扫墓焚冥币,
祭祀先人哀思绵。
今生难了相思苦,
阴阳两界心相连。
父容母颜犹宛在,
祝愿双亲天堂宁。
————————
     什么叫清明,清明就是让我们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楚自己人生的来处,明白自己人生的归途,我们祭拜祖先拜的是孝道,拜的是哀思,拜的是责任,拜的是一份心静,拜的是血脉的传承。
————————
作者简介
实名:张星广
网名:义夫义
原籍: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
现居: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学历:泾县中学高中毕业
曾经的下放知青(泾县蔡村乡泉峰村)
职业:林业职工(现已退休)
退休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平台及报刋发表数百篇文章。
2020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微信艺术创作大赛中,获得散文小说组二等状。
一介草民,喜欢读书,喜欢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
性情豁达,热爱生活。
性格耿直,不忘初心。
人生充满正能量!

59cf9307-a62e-4b85-bdc9-cc8bb0db7d41.png

269b026b-5bd8-455b-9bb8-77e5b1cbb565.pn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5-4-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的由来简介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收起回复
兰花花开 : 感谢分享
2025-4-15 14:47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13:0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收起回复
兰花花开 : 点赞点赞
2025-4-15 14:47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17:2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各位老师及文友:清明吉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4-5 20:2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非常感谢老师欣赏鼓励。遥祝您春祺!
2025-4-7 20:29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4-5 20:3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非常感谢。遥祝您春祺!
2025-4-7 20:32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4-5 20:4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点赞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非常感谢。遥祝您春祺!
2025-4-8 10:2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0:2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的风景,如诗如画,美了世界,温柔了岁月,陶醉了人生,采撷一枚花絮,温柔一程花香满衣,点缀一阙婉约的词,芳菲一季的清明,将落花氤氲入诗,轻描在素淡的墨笺上,只愿在这一程山水的意境中,无问尘世,静握笔端相念,彼此花开,此岸心语相伴,点缀了一处美好时光,有缘是一份珍贵,高山流水琴韵依依,共谱写一曲友情,温暖同语,让心灵在无声中伴行,人间最美四月天!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6:5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409170041front2_0_284882_FjIeY6NLkdBtJcP26p5BBSkr90e2.pn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23:2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杜鹃红
20250410232745front2_0_284882_FujSdKJ7BUKvoT5pzpFce1Jmf7AT.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4-15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问好!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感谢欣赏鼓励。遥祝您吉祥!
2025-4-18 17:11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4-19 1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