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541|回复: 4

梅树河口三块碑,究竟记了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0 18:2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梅树村河口对岸山排上有三块碑,整齐平排地立在草丛中。站在河边,可以远远地看到。

这三块碑文,究竟记了啥?在梅树没有几个人说得清。
20250830181307front2_0_401350_Fiu2ozDWhp-OSoHvwipOgKsMmWIh.jpg
在东至县葛公镇梅树村梅树组有个河口。梅树组通往岭脚要经过一座水泥桥,桥下就是梅树河。从岭脚依山而下的小河叫岭脚河叫。两条河水在桥下汇合并入梅树河,然后河水再依山而下流出大山到红旗水库。这个地方当地人就叫河口,即两条河汇合处。

三块碑就在河口下游二十余米远的对岸山排上。

现在的水泥桥修建于80年代,也没有名字。梅树河向上十余里才是老山陈、南源。其间,数条小溪不断汇入。每年梅雨季节,山洪暴发,河水咆哮奔腾,夹杂泥浆沙石,经过梅树河口水泥桥,汹涌而下,威力巨大。
20250830181547front2_0_401350_FlVeIqVBAmE-cbeiu0PO-SKEMYUz.jpg
在河口,历史上有两座桥,一座叫永福桥,一座叫鞋尖桥。这两座桥是梅树人东西南北方向进出山的重要通道,向南连接蜈蚣岭古徽道,向北连接石柱岭古道到高山、洋湖、石台,向东可达老山陈、鸟笼尖、七里坡、仙寓山,向西到葛公、洋湖。

这两座桥是当地古徽道的重要枢纽。

每年的雨季,山洪暴发,梅树的河口桥梁就屡次遭受严重损毁。两百年前,人们在此修建永福桥与鞋尖桥,数次修建,最终建为石桥。
20250830181756front2_0_401350_Fka70ROlKy2Qm0-vnOZN8sklg2Fh.jpg
梅树组河口附近山排上竖立的三块石碑,就记载了这两座桥名称、修建年代、修建人员、捐款人名等情况。

在夏天和秋天,曾数次探访此碑,清除杂草,扫除浮尘,辨认碑文。三块碑高约80公分,宽约30公分,并排竖立,紧靠山崖。立碑处曾经有羊肠小道,是梅树人进出重要通道,出去可到葛公(历史上曾叫九都)。
20250830181923front2_0_401350_FqgdHQHIDpTJFVbRJRtOd_FOdYM2.jpg
有两块碑边缘雕刻有祥云图案。碑上内容就是记录最近修桥捐款人姓名等情况。字迹模糊,有些依稀不可辨认。

西边一块碑,没有云图。上记有“造桥碑记”、“永福桥碑记‘等字样。其余字迹模糊难以辨认。说明其中一座桥叫永福桥。这个碑记是关于造桥情况。
20250830182026front2_0_401350_FiFsJbrVjLSwWTzq-0CSjS9pbT4A.jpg
中间一块碑,记有“神人共鉴”、“道光八年南吕月择日陈炼五先生石师孙明高、文焕建造”等字样。

据此推测,永福桥在道光八年南吕月即1828年农历八月修建,主要由一位姓名可能叫陈炼五的先生和两个石匠师傅孙明高、孙文焕建造,应为石桥。
20250830182107front2_0_401350_FlW1jEPmX8H1Q05WYe5ddIJr_qW0.jpg
东边一块碑,记有“万福攸同”、“鞋尖桥碑记”、“嘉庆拾贰年石师李廷建造共用钱贰佰仟文众”、“皇清道光拾壹年南吕月榖旦首士汪少宁、余茂成、汪永福”等字样。榖旦为吉日的意思。首士为清朝管理渡口的官员。南吕月为农历八月。

据此推测,这座桥叫鞋尖桥,在嘉庆十二年即1807年由石师李廷建造,在道光十一年八月即1831年农历八月某个吉日,渡口管理人员汪少宁、余茂成、汪永福三人重新修建。说明鞋尖桥是在1807年建造,1831年遭受洪水毁坏,当年农历八月又重新修建,1831年重建应为石桥。
20250830182240front2_0_401350_FpBIYPu8vIbfCFizDOSaTS-rUfrS.jpg
这两座桥如果现在还在,那么就有将近200年历史了。

葛公,历史上曾叫九都。可能是军事要地。传说东晋时期葛洪为求长生不老曾在附近留山上炼丹修道。后人称此地为葛公。说明历史文化久远,自古就是人员集中要地。

想必,梅树河口这条古道小桥,很早很早就有,而且是重要通道。曾经的人们来往于祁门与九都、徽州与东流达长江上下南北,经过此桥,络绎不绝。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还是通过这桥进出。这两座石桥自修建后,两百余年间没有严重毁坏,为人们通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啊!

桥梁是道路交通重要的枢纽。其中鞋尖桥在1807年修建,那是距今218年以前的事了。1828年与1831年又重新修建。也有近200年了。两百年前在这深山沟里修建石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古人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古人敢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值得我们学习啊!而且这两座桥通行了近两百年,那质量也是杠杠的!现在的桥敢质保百年么?

如今,在河口已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原来的两座石桥早已经消失不在了。原来的石桥是什么结构,已没有人说得清了。现在只剩有一段青石板,静静地躺在河口桥头路边,长约两米,估计至少七八吨重。

三块碑还在,但是碑旁山路早已长满荆棘不能通行了。秋冬季节河水不多时候,可以过河爬上山排,探查三块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辨认这三块碑文,进一步研究了解曾经的这两座桥、这里的古徽道以及其中历史故事和人文价值。
20250830182350front2_0_401350_Fka70ROlKy2Qm0-vnOZN8sklg2Fh.jpg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8-30 19:3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8-30 19:4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8-31 07:5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8-31 09:4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保护起来,让后辈子孙也有个了解历史的文献。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9-20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