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520|回复: 7

孩子总做这些动作,可能离近视不远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1 21:0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日常生活中,儿童近视的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但通过细心观察,家长可以发现一些信号,及时采取措施有助于控制孩子近视发展。
1这几种行为是近视的早期信号
mmexport1756645298968.jpg
预防方法是:每天让孩子户外活动两小时以上,写作业、读书姿势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玩电子产品时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20-20-20”原则)。
2孩子确诊为近视该怎么办?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近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度数就不会发展?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近视后坚持不戴眼镜,会增加孩子的视疲劳,影响视功能,时间久了视力不但不会改善,反而会加重近视的发展。
目前,针对儿童近视进展的控制方法很多。除了常规的框架眼镜外,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的孩子,可以采用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型框架眼镜以及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干预手段都属于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眼科医生的全面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远视储备”。远视储备就像孩子近视防控的天然护城河提前耗尽了,近视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3什么是“远视储备”?
孩子小时候眼睛还没发育完全,眼轴较成人短,成像点在视网膜后,眼睛是一个远视状态。这种生理性远视即是远视储备。
mmexport1756645301862.jpg

4不同年龄段远视储备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mmexport1756645305203.jpg
但要注意,上面这个数值是散瞳后的检查结果,没有散瞳直接检查的结果,无论视力筛查仪还是验光仪,都是不准确的,往往比实际度数低。3岁内孩子的眼球还在快速发育的过程中,视力检查的重点在于筛查有没有度数特别高的近视、远视、散光或斜视等异常即可,不用特意去判断远视储备的结果及近视风险。
5如何为孩子守护远视储备?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远视度数就会降低,远视储备的数值不断减少。
1.保证每天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学龄前儿童每日不少于3小时,学龄儿童青少年每日不少于2小时。
2.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长;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长,3岁以内尽量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3-6岁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
4.儿童3岁以后应定期随访屈光度与眼轴的变化情况,观察眼轴的增长速度,建立屈光档案。

来源 / 新华网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8-31 21: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视没有解决恢复方案
收起回复
秋浦翠柳 : 孤陋寡闻,近视眼矫正手术,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价格都逐渐降下来了。
2025-9-1 08:49 来自安徽 回复
经济适用 : 那个要十多岁以上,低年级不行哈
2025-9-1 08:59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8-31 21: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8-31 22:1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预防近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9-2 07:4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戴眼镜眼球怎么会突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9-2 08:1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是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9-3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