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2723|回复: 5

24岁女生确诊“胃癌之王”!医生提醒:6个危险信号别硬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5 07:0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近期,“00后短剧女演员确诊胃癌”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三餐不定、咖啡“续命”24岁女生呕血后查出“胃癌之王”
据介绍,24岁的雯女士(化名)是一名短剧演员。为了赶工作进度,她经常跟着剧组连轴转,白天拍外景,晚上赶内景,忙起来连吃饭都顾不上,只能靠一杯接一杯的咖啡提神“续命”。她经常感到胃部隐隐作痛、反酸烧心,认为只是劳累带来的“小毛病”,自己买点药应付就过去了。直到开始频繁出现黑便,甚至在片场拍戏时几次呕血,才去了医院。一检查发现,她整个胃窦被一巨大的溃疡占据,黏膜组织变得僵硬、缺乏弹性,好似“皮革”一般,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
“胃癌之王”逐渐盯上年轻人医生提醒:6个危险信号别硬扛
由于侵袭力强、病程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胃印戒细胞癌也常常被人称作“胃癌之王”。医生提醒,胃印戒细胞癌值得引起关注,其在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中发病率逐渐增高。胃印戒细胞癌的特点是隐匿性强,早期无症状,会沿着黏膜下层快速扩散,因此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只有6-12个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胃印戒细胞癌早期症状轻微,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医生提醒,需要警惕以下症状:(1)上腹部不适:饱胀不适或隐痛,初期轻微,逐渐加重;(2)消化不良:反复嗳气、反酸、食欲减退;(3)体重下降: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消瘦;(4)出血表现:黑便、呕血(咖啡色或鲜红色);(5)吞咽困难:肿瘤位于胃上部时可能出现;(6)贫血相关症状:疲劳、乏力、面色苍白。
不少胃癌是“吃”出来的3个饮食习惯正在毁掉胃黏膜
为什么胃癌会找上年轻人?除遗传、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等多因素的影响外,不良饮食习惯往往是一大推手。 习惯一:吃饭不规律——主动伤害胃黏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徐凯介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胃酸分泌,进而加剧胃黏膜损伤并干扰其修复过程,促进胃癌的形成。此外,饥一顿饱一顿容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表现为胃胀、嗳气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对胃的损伤。而胃炎至胃癌的演变是一个持续的病理过程。习惯二:爱吃“刺激”食物——不断刺激胃黏膜徐凯医生提醒,重口味食物,虽然能带来直观的味觉刺激和快感,但长期或过量食用容易损伤胃黏膜。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食物。
习惯三:爱吃夜宵——影响胃黏膜修复不少年轻人常熬夜,也爱吃夜宵,晚上再喝点小酒,长久很伤胃。徐凯医生提醒,胃黏膜主要在夜间进行修复工作,以恢复白天因进食等活动造成的微小损伤。熬夜会扰乱胃黏膜修复过程,尤其吃夜宵会导致胃酸过度分泌,易加重胃黏膜损伤。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胃炎,并最终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来源:健康时报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9-5 13:3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9-5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病无药可治。我父亲就死于这病,发现就是晚期,熬了3个月就没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9-5 17:2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只是你无能想不到办法而已!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9-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24岁,可惜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9-6 12:3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饮料喝多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10-17 1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