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原创】我的老家安子港 作者//雨江南 我的老家安子港,您听说过吗?小时候偶尔听父辈们提起过,过去河上没有桥,这里是行船渡口,两岸人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靠渡船。昨天,我从百度地图上查一下老家所在的具体位置,结果真的查到了老家的地名叫安子港。 安子港位于木闸乡洪湖村和万生村交汇处,中间是一条不到五十来米的小河,这条小河的名字我不是很清楚,关于这条小河的发源地也许在木闸杨店村上游吧。
安子港,地图上,一个不太显眼的小地方。这里曾经活力无限,有它悠久的历史,两岸淳朴智慧的村民,有着自己的情怀,那是肥沃土地孕育出的勤劳善良。老家的村庄有她自己的色彩,那是花草树木,庄稼蔬菜描绘出的画卷,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18岁高考落榜,从安子港走向城市。我的根在安子港,忘不了父辈们世世代代耕耘的这片土地。四十多年前,安子港人来人往,鸡鸭成群,孩童嬉戏,炊烟袅袅。
安子港,我曾经走过的乡间小路,早被茂密的绿色淹没。沿着村村通公路前行,由北向南,人影廖然,听不到平日大爷大妈的吆喝,更看不见昔日追逐嬉戏的孩童,也不见闲来无事聚在大柳树下乘凉的爷爷奶奶,整个安子港陷入一片静寥、萧条的景象之中。那个曾一度令自己讨厌的嘈杂如今又盼着重现的场景已成为过往,时代的浪潮把安子港卷入岁月的远方。 城镇化的兴起,经济大潮席卷。世代耕作的安子港人也躁动了,厌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田园生活。安子港人想改变自己,特别想改变下一代的命运,倾其所有托举孩子们离开曾经的故乡安子港。 站在安子港的水泥桥头,小河仍旧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但村庄听不到往日的人声鼎沸,没有了鸡鸭成群,偶尔桥面一辆三轮车穿桥而过,溅起一堆尘土。村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看到的唯有老人孤独的留守着破旧的老屋。
安子港勤劳善良的女人们紧跟打工大潮,到了农闲的时候,外出从事服装加工。昔日的小洋楼如今已是墙面脱落,门窗破旧。家家户户铁将军把门,谁来都吃闭门羹。房前屋后疯长的杂草,封住了前门和后门。清锅冷灶,炊烟灭迹。 对于安子港老一辈的村民来说,他们的认知仍在这片土地上。一株株的庄稼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核心,他们心甘情愿守着老屋老去,即使将来去了,也要埋在安子港附近的山坡上,忠诚地守候着孤寂的村庄,求得叶落归根。 驱车回到老家安子港,这里曾经有一所村级学校,这是我曾经的母校,鼎盛时不仅有小学六个年级,还有初中三个年级。77年高级恢复高考,我是79年从村级附属初中考上高中读书的。那个年代,全校学生和教师加起来有三、四百人。一眼望去,校园一派萧条,院内杂草丛生,铁锁把门。院内腐朽斑驳的篮球架子,似乎是多年都没换过的篮网,零零碎碎的成了线条,一派衰败景象......整个学校都被岁月的风霜无情的漂洗一遍,那琅琅的读书声渐渐地从耳旁滑过 ,铿锵有力的上课铃声被阵阵秋风吹得渐渐远去...... 如今,安子港的村庄,在映红的夕阳下,天边那鱼鳞般变幻的云朵和村庄歪歪扭扭的炊烟一同陷入忧虑…… (雨江南,2025.9.25于池州,文中如有叙述不足,敬请文友扶正,本人在此一并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