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2025年10月25日,青阳县文联、县美术家协会为响应中国文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的号召,特举办“深入生活中写生的时代视角——兼谈青阳县喜闻乐见的书画资源”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青阳县美术家协会和县书法家协会承办,特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化馆一级美术师、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永敬老师授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写生实践的深度探讨,推动青阳县书画艺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提升全县书画爱好者的鉴赏与创作水平,同时挖掘青阳农民画的创新潜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王老师从“美术写生怎样深入人民、深入生活”切入,强调写生不仅是技术训练,更是艺术家与时代、与人民的情感联结。他引用黄宾虹“师造化”理论,结合当代写生实践,提出“写生即写心”的观点——通过观察自然与人文场景,捕捉时代精神,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以近现代画家(如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的写生作品为例,解析他们如何通过写生突破传统笔墨的束缚,将个人情感与时代主题结合。 · 王老师结合自身写生经验,提出强调画家必须到现场,感知环境,而非依赖照片。例如,写生青阳九华山时,需观察山雾的流动、寺院钟声的回荡,将这些体验转化为笔墨语言。 · 将个人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写生。如青阳农民画中常见的“丰收”“节庆”主题,画家需通过写生捕捉农民的真实情感,而非简单复制场景。 · 鼓励突破传统程式,探索新材料、新技法。 · 王老师结合青阳农民画的创作与发展,提出鼓励画家深入乡村,记录青阳的民俗活动(如庙会、采茶)、自然景观(如九华山、陵阳河),将生活场景转化为艺术语言。 · 引导农民画创作融入当代主题,如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市场化:探索农民画的文创开发。 · 王老师建议青阳农民画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写生九华山佛教文化、陵阳古镇历史,创作具有地域辨识度的作品。用农民画形式表现山水的灵性,打造青阳文化IP。
·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艺术理论的探讨,更是青阳县文化创新的一次实践动员。通过王永敬老师的指导,青阳书画爱好者将更深入地理解写生的本质——它不仅是技术,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桥梁。 · 2025年的这场讲座,以写生为切入点,为青阳县书画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正如王永敬老师所言:“写生的最高境界,是让笔墨成为时代的镜子。”青阳的书画爱好者们,正以写生为笔,描绘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