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1

[房产讨论] 国家政策已转向保出生率、减负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银行账户里的钱越存越多,商场里的人却越来越少。2025年的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着一场诡异的"冰火两重天":居民存款突破150万亿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却滑落到4.5%,比2019年近乎腰斩。钱没少,为何不敢花?这股冻结消费的"寒气",正源自中国人财富信仰的崩塌——那个被奉为"永动机"的房地产神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


过去二十年,中国家庭的财富逻辑被房产彻底改写。2003年北京二环一套房80万,普通白领需不吃不喝22年才能买下;2021年这套房暴涨至1500万,增值1420万相当于白领工作70年的收入。这种"买房胜过奋斗一生"的魔幻现实,让房产从居住属性异化为金融工具。数据显示,中国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69.5%,是美国的2.6倍,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占比却不足21%。当全社会沉迷于"砖头增值"的游戏,一场全民性的财富幻觉就此诞生:工资年均增长7.1%跑不赢12%的房价涨幅,但账面财富的膨胀让人们敢于贷款买车、出国旅游、抢购奢侈品。2015-2020年,中国游客买走全球1/3奢侈品,私家车保有量从1.4亿辆翻倍至2.8亿辆,这种繁荣本质上是"房价上涨带来的消费底气"。


但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2021年起,房价调头向下,一二线城市平均跌去40%,三四线城市近乎腰斩。这场下跌撕开了财富幻觉的裂口,露出"逆向财富效应"的残酷真相:当房子从"资产"变成"负债",消费信心被瞬间击垮。一个典型案例是:2020年花500万买房的家庭,首付150万贷款350万,2025年房价跌至300万时,卖房款不够偿还剩余320万贷款,直接导致170万财富蒸发。统计显示,2016-2021年高位接盘的80后、90后购房者达9000万户,按每户亏损100万计算,两代人被套牢的财富高达9万亿——这相当于202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的1.8倍,足够建造18条京沪高铁。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房价下跌斩断了中国社会的财富传导链条。2020年70%的90后买房依赖"六个钱包",而2024年父母资助比例跌破60%,年轻人失去上车能力的同时,地方财政也陷入危机。土地出让收入从2021年的8.7万亿骤降至2024年的4.9万亿,三年近乎腰斩,直接导致部分城市公务员薪资发放困难。城市分化进一步加剧:深圳、杭州等产业强市凭借人口流入勉强稳住阵脚,而缺乏产业支撑的城市陷入"人口外流-房价下跌-财政恶化-公共服务缩水"的死亡循环。


面对困局,为何国家拒绝大规模救市?这背后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定力。简单发钱刺激消费看似速效,却会让利润流向海外——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仍处产业链中低端,一部手机60%利润被高通、台积电拿走,盲目刺激只会变成"为他人做嫁衣"。更关键的是,美国在芯片、AI等领域的遏制已到生死关头,有限资源必须优先投向科技攻关。日本泡沫破裂后能支撑"失去的三十年",靠的是索尼、丰田等全球企业的利润输血;中国要突围,必须完成从"土地财政"到"科技财政"的惊险一跃。


这场阵痛正在倒逼财富逻辑重构。过去"买房早晚决定财富水平",未来将转向"能力决定财富"。当资本和人才从房地产抽离,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迎来历史性机遇: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2.8%,芯片自给率突破25%,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60%。这些数据印证着一个趋势:中国正用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换取产业升级的时间窗口。


房价下跌不是结束,而是新周期的开始。就像1978年改革开放打破计划经济桎梏,2001年入世融入全球产业链,今天的房地产调整本质上是"刮骨疗毒"。当69.5%的房产占比逐步向合理水平回归,当年轻人不再被房贷捆绑创造力,当地方财政摆脱土地依赖,一个更健康的经济生态正在孕育。阵痛难免,但唯有打破旧信仰,才能为国运突围开辟新航道。


此刻的中国,正站在财富逻辑重构的十字路口。那些为房产套牢的家庭或许痛苦,但这正是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当泡沫散去,留下的将是更坚实的产业基础、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依赖创新而非投机的财富创造模式。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终将让中国经济摆脱"房地产依赖症",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破茧重生。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发表于 2025-11-28 20:1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人越来越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惠生活 欢迎下载池州人网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11-28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