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6978|回复: 19

不 死 的 清 凉 境(续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1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已经是瑟缩一团奄奄一息的清凉境                                    

                                                                               不  死  的  清  凉  境

        知道池州杏花村里有一供行人休憩的清凉境,是很早以前我在城西十里岗读书的时候。那时,上学常常要经过古徽道上的三个亭子,姜西岭的中亭,岱岭的中亭和这个偶尔寻幽的清凉境(俗称二里半亭)。弹指几十年,据说姜西岭的亭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岭上岭下的百姓抢了,岱岭的中亭也只剩下残垣断壁,唯独清凉境还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多少次的魂牵梦萦,促使我不得不去慰藉灵魂深处的渴望,于是,再次前往已是前年的初夏。我欣然徒步,沿白洋河西岸的羊肠小道,经过几栋低矮的民房之后,呈现在眼前的便是沟壑纵横的荒丘。我知道,传说中的杏花村十二景中的第七景“栖云松月”就在这里,他与”三台夕照”交相辉映,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脚下的这条小道就是池州境内东、南、西三条古驿道之一的西路,你别看这荒草凄凄、灌木丛丛,明清时期可是北赴京洛,南往江宁的驿道!多少官商学子从此飞黄腾达。虽不见栖云托月的古松怪柏,飞霞斜晖的三台夕照,但我似乎隐约而又真真切切地听到松涛在阵阵低吟。呵呵,我错了,那是来自香格里拉工地上机器的轰鸣。

       我迈着沉重脚步,一路披荆斩棘,在荆蛮遍地的荒冈山茫然寻找着心中的幻境。蓦然,透过树枝的缝隙,但见清凉境犹如风烛老人孤零零地卧在灌木丛中,已是如此破败倒闭的模样。两端是敞通的圆形门洞,门洞的正上方镶嵌着约二尺见方的汉白玉,阴刻楷书“清凉境”三字依稀可见。斑驳陆离的门洞和墙壁显然被改造过,已然不像是凉亭,仿佛是久未人居的破败灶屋。我扯断荆棘,撇开刺蔓,站在门口向里张望,空空的、黑黑的,不见任何供人休息的石凳或石条。地面高低不平,还有些积水。此时,一股潮湿与霉臭混合的气味飘散出来,令人窒息。顿感清凉境并不清凉,而有一种沧桑的凄凉。恰在此时,天公呜咽,大雨倾盆,逐打消了进去看看的念头,只得暂避农家话桑麻。
       清凉境,也叫二里半亭,听前辈的老人说,旧时从古县城到此地,正好是二里半的路程,而从此地到西庙(文孝庙)的路程,也不多不少正好是二里半,因此,乡人据此称作“二里半亭”。它是池州杏花村境内基本保存完好、或许是唯一的古代建筑。
      据史料记载,清凉境最初名曰:“秋浦亭”,始建于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在亭旁,还有座香火旺盛的栖云庵。其时,驿道上古松森森,浓荫蔽日;庵堂里青灯伴月,钟磬悠扬。行人每每至此,迎面清风送爽、晴光闪烁;耳畔松涛阵阵、佛乐声声,好一个歇脚纳凉的绝佳之境。清朝卢光祖曾有诗赞道:“瑶卢光祖坐徘徊,似听闾宫奏乐来。矗矗虬松拂云表,粼粼光映近三台。” 秋浦亭历经岁月的风风雨雨,几经修建,几经坍塌,直到民国初年,时任贵池县临时议会议长胡子正率乡贤重新修建,整体为砖木结构,三开间,进深7.5米,高3.4米,占地面积35平方米,在两头门首嵌上石刻“清凉境”,并亲自在壁上题诗一首:“脩然撇尽人间热,此境人间竟有之;为甚纷纷名功客,到来只是不移时。”清凉境不仅是往来商旅重要的地理标志,更是清凉解乏的胜境。一九九一年,原贵池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清凉境古迹,并将其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周末,闲步清凉境,但见昔日的荒丘早已地覆天翻,西北边的起伏山岗不知何时夷为平地。环顾四周,偌大的工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不远处新开发的楼盘鳞次栉比,巨幅广告遮天蔽日;进出的土坡下,挖掘机轰鸣咆哮,大有削平山峦之势。昔日栖云松月清凉境,已然成为热火朝天的掘金场。

       然而,庆幸的是“清凉境”竟然还侧卧在高高的土墩之上,孤寂寂、颤巍巍地掩映在瑟瑟的草木之中,顽强的对抗着西北风,不知是作生命的垂死挣扎,还是涅槃后的重生?前不久,我听到有关文物古迹清凉境的处置方法,说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要不就地保护,要不易地再建。我想,不管怎样,这都是清凉境不死的好消息,我们将拭目以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2银元 +48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秋浦翰林 + 6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纳兰容若 + 6 爱生活、爱人网、爱加分
木森林 + 4 加分虽易,发帖不易,且行且珍惜!.
自然直 + 2 爱生活、爱人网、爱加分
方少 + 8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烟柳心居 + 2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不一定兔兔 + 4 爱生活、爱人网、爱加分
景醉漫江洲 + 4 支持原创
明流清醇 + 2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琴声幽幽 + 4 支持原创
茶田麦浪 + 2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清溪隐士 + 6 好文当赞!

查看全部评分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6-21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死的清凉境屹立在我的记忆里!{:soso_e181:}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6-2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就地保护才是正理,异地重建没有任何意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6-2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九一年,原贵池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清凉境古迹,并将其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挖掘机轰鸣咆哮,大有削平山峦之势。怏闷,不想说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6-22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6-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清凉境不清凉了。如果就地保护还有地理标志,如果异地重建,则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6-2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境,看上去好可怜啊!{:soso_e127:}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6-30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个清凉境,真正意义上的史迹,从上图来看,即使保留原样,跟周边的环境也格格不入,杏花村已经在大规模的重建,或许要移址重建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7-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地重建那还是二里半亭吗?这或许就是城市化所付出的代价!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7-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就地保护啊,武状元的墓地状元山被挖了,现在又来破坏清凉境,作孽啊,规划部门都做什么事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元 +6 收起 理由
黑领 + 6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孩 发表于 2014-7-2 18:39
必须就地保护啊,武状元的墓地状元山被挖了,现在又来破坏清凉境,作孽啊,规划部门都做什么事情了 ...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溪隐士 发表于 2014-6-21 07:01
不死的清凉境屹立在我的记忆里!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声幽幽 发表于 2014-6-21 09:40
个人觉得就地保护才是正理,异地重建没有任何意义。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景醉漫江洲 发表于 2014-6-21 13:36
一九九一年,原贵池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清凉境古迹,并将其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挖掘机轰鸣 ...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柳心居 发表于 2014-6-22 22:57
总之,清凉境不清凉了。如果就地保护还有地理标志,如果异地重建,则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少 发表于 2014-6-22 23:01
清凉境,看上去好可怜啊!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14-6-30 22:01
好个清凉境,真正意义上的史迹,从上图来看,即使保留原样,跟周边的环境也格格不入,杏花村已经在大规模的 ...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山风 发表于 2014-7-2 15:52
异地重建那还是二里半亭吗?这或许就是城市化所付出的代价!

呵呵,但愿清凉境真的不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7-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每个古建筑都有价值,普通古建筑要与当时周围环境同存才有感觉。
看样子并不会拆除,不然不会留下那么一个孤岛。
如果把清凉境四周规划配套起来,也不失小区一景的好的方法,又保留了,又古为今用。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4-7-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挖掘机在咆哮,清凉境在颤抖。。。。。。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4-4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