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7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2-9-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有的是优美宜人的田园风光 乡韵悠悠、村风融融 美丽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 如此诗情画意的乡村 在现代生活中还有吗? 当然有,且看:
梅村镇---必胜村
从池州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梅村镇最东面的必胜村,刚下车隐约能听见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坐在亭内安静的聆听,清新自然的美景让浮躁的心变得平静。凉亭附近还有一些健身器材,在这儿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美景。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小路中没有车马喧哗,耳边回荡着鸟儿清脆的叫声,深吸一口气,就感觉从头到脚的放松了下来。
村子里的菜地用石头或者栅栏围了起来,整整齐齐,居然比花园还美,地里种着绿油油的玉米苗还有包菜、葱等绿色蔬菜,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活动广场是广大村民朋友们活动的主阵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广场已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推动乡村体育发展,提高村民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村里建设了多处运动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广大村民的体育健身需求,让村民们出门有去处、健身有场所、活动有器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提升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住在这附近的奶奶经常来这儿荡秋千,吃完饭还会在村子里新铺设的卵石步行道散散步。
在美丽乡村的道路建设上,必胜村王书记说:村民们迅速主动拆除无功能建设及有碍观瞻的篱笆,让道路变得整洁又宽敞。
干净整洁的道路,越来越美的环境,村民坐在自家门前或村道边聊家常,都对村子的变化赞不绝口。
小编在村里看到一处文化墙,文化墙让道路不仅成了风景,还成了学习的地方。这处文化墙介绍了必胜村名字的由来。
自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以来,村民们积极改善居住环境。其中一处庭院让人印象深刻,走进庭院内一眼望去整洁有序,种有许多树木,没有杂物堆积。院内不仅有水泥砖铺地还有铺设的卵石步行道。
走在村子里,村民家门前、路边随处可见精心打理的花草。
必胜村的板栗非常出名,据了解,必胜板栗本地俗名“北冲王板栗”,因其中秋节左右才成熟,又被誉为“中秋板栗”,在宋仁宗年间首作池州贡品而名扬天下。该栗主要以野生为主,年产约50吨。梅村板栗粒大饱满,颜色浑厚光亮、肉质脆嫩甘甜,品质独特、口感厚润。生吃、炒吃均可。糖炒板栗在炒货市场是上等食品;仔鸡炒板栗在餐桌上也是特色菜肴。
在必胜村境内,随处可见百年树龄的板栗树,据王书记介绍:仅村部前连片板栗园就有200余亩,其中百年以上树龄老板栗树就有416株。
为带动地方产业,必胜村修建了700平方米大棚,发展黑木耳种植,黑木耳晒干成品后由专人上门收购,不愁销路。木耳种植劳动力需求大,适合妇女闲散劳动力作业,也可以带动一些贫困户就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顺着宽敞平整的青石公路来到必胜大桥,桥的下面便是龙须河,河对面群山环抱,树木茂密,绿水青山,像是一幅画。
梅村镇---栗坑村
告别必胜村,我们来到了的栗坑村,栗坑村位于梅村镇东北部,龙须河中游,东与中新村交界,南与珍溪村接壤,西北与黄田、梅山村交界,境内交通发达,青十公路穿境而过,村内有丰富的茶叶、毛竹、树木等资源。
村内有一片神奇的水潭,据朱书记介绍这片池塘名叫:神塘,常年水温在20度左右,富含矿物质。
潭水顺着沟渠,欢快地流淌。
在神塘附近有一所神农学园,园内集合当地农林特色农产品,开展互联网+线上线下展销、农旅体验、旅购、农林文化科普长廊、农家大食堂、接待会务于一体,为接待游客提供了综合配套服务。
放眼望去,天空、远山丛林、溪流构成了一副美丽天然的山水风光画。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对乡村振兴建设最好的设想,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梅村镇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厚植生态底色,突出发展特色,彰显乡村本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