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周末游客服务中心
周末缆车站 四月风光无限好,此刻的九华,春暖花开,气候适宜,最是游玩好时机!每逢周末,九华山都会出现游客爆棚的景象,吃饭、住宿价格水涨船高,不凑巧遇上排队,更加让人泪奔,出发之前“放松心情、思考人生”的期盼随着拥挤的人潮彻底落空。
悠闲的一家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旅行演变成“看热闹”,那就避开周末,趁着“五一”小长假未到之前,错峰游九华吧!小编顺带附上九华山最值得朝拜的“十大圣境”,带上你爱的人,赶紧出发! 【百岁宫】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始建于明代。五台山僧人海玉云游至九华山,“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 81卷,至今保存完好。 【肉身宝殿】即金地藏塔,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金地藏乔觉晚年在此读经,其圆寂三年后,仍颜面如生,正是菩萨降世应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层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称地藏坟,历来为佛教圣地九华山最精华最神圣的地方。 【衹园】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又名衹园禅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灵宫殿、弥勒殿、大雄宝殿等九座单体建筑组成。衹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在衹树给孤独园宣扬佛教二十余年,九华山衹园寺就是取这个故事而得名。 【旃檀林】又称旃檀禅林,为净土宗佛寺。 寺以古树旃檀树而命名,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化城寺的一个寮房,光绪十二年由定禅和尚重建。寺为砖木结构,典型汉传佛教寺庙布局,供奉西方三圣,内藏有古代匾额及碑刻、法器、供器等大量文物。 【上禅堂】原名景德堂,始建于明代,1667年(清康熙六年)玉琳国师之徒宗衍重新修缮后,才更名为上禅堂,现存寺宇系清末建筑,民居式样,别具特色。清代周赟曾下榻于此,称上禅堂为:“九华香火甲天下,唯上禅堂最贫;风景唯上禅堂最佳;院宇唯上禅堂最丽。” 【古拜经台】始建于唐,经历代修建,现在面积898平方米。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传说,当年金地藏就在这里拜经,因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足印。 【甘露寺】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原名“甘露庵”。清康熙六年,玉林国师朝礼九华,途经此地,赞曰:“此地山水环绕,若构兰若,代有高僧”。建寺前夜,满山松针尽挂甘露,人称奇迹,故得“甘露庵”名。今存大雄宝殿、碑刻等文物,为全国重点寺院。 【化城寺】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历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萨道扬,被称为九华山寺院的“总丛林”。现存寺庙的山门和藏经楼为十六世纪所建,这些建筑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殿内有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横匾和乾隆御书“芬陀普教”横匾。 【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像身高度76米,加上莲花座底盘高度99米,整个铜像连同底座高15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之一,铜像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示“昭示众生,国泰民安”。广场平台上镌刻着十六字地藏精神: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这些中国重要的寺院集中在九华山,似乎又大多有意回避以“寺“惯常的命名习惯,采用“殿、宫、园、林、堂、台”的构成方式,显示出各自的个性和特色,因为独一无二而成为记忆中的唯一。“宫殿园林堂台寺,大愿菩萨金地藏”,只需记得这十四个字,便可高度展现九华山佛教的精髓。由此,九华山十大必到圣境可以依次造访和朝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