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7627|回复: 4

郑三俊亲撰祭文缅怀孔贞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祭宰辅玉横孔公文①
郑三俊②
    【前言】郑三俊与孔贞运均为安徽省东至县葛公镇人,且同年出生,一起求学,后来均进士及第,前者官至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家乡人俗称“郑天官”,是我的十三世嫡祖;后者官至首辅,加封太子太保,为崇祯皇帝的老师,家乡人俗称“孔阁老”,是我母亲的十二世嫡祖。至今,当地人仍流传着他们的传奇故事。郑三俊在《祭宰辅玉横孔公文》中深情地回忆了他俩之间“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暮年归隐,仍是少年”的美好感情,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们的忠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IMG_3550.JPG
    于惟我翁,四气均和,五行钟秀,长经世之略,辅之以温恭,抱救时之才,出之以谨厚。人心想其风采,神灵相其寿康,堂堂我翁,云胡遽亡。
IMG_3551.JPG
    呜呼!自翁致政③以来,强半善病④,比年入山⑤,俱深不数相见⑥,知翁起居亦不甚减。畴昔⑦遭天不造,先帝升遐⑧,余从翁后,趋号灵几,各形容癯悴,动履⑨艰难,翁犹拜兴⑩如节,哭踊尽哀,又与余追述先帝爱民至意,士民无不感泣,讵意⑾相携几日遂成永隔耶!
    呜呼!翁渊源诗礼,际会风云,往偕伯兄⑿冠冕诗林,称良史才,敷陈讲帷,多格心之论。历陟司成,秉礼佐铨,无不随职靖共,洊(荐)参密勿,前后同列,未尽一心,翁独能以清白事,一人以和平揆庶务,朝政多匡赖扶⒀。会时势日艰,议论繁滋,太平实难立,致而公亦决几(计)引退矣,翁虽山林,不忘社稷,事系天下安危及一乡利病。每向余深思入告,逮余再入长安,闻朝廷思曲江之风度,拟洓水之重来⒁,后虽不果,而天下事愈觉难,为长老林泉未尝非福!
    呜呼!如翁之无所不莸,于身而有可式榖⒂,于后道德勋名,亦复何憾!惟是先帝聪明英武,勤精治理,乱贼突起,辇下率土同仇。新君⒃蒞御,顾念耆硕,束帛安车,将贲翁庐,咨询匡定大计,翁胡遂不须臾待耶!
IMG_3553.JPG
    呜呼!余与翁平生追随梓里⒄,缟带⒅之交,垂数十年,自惟余亦老矣。玉峰山前旧有五老亭址⒆,方拟结茅载酒为香山洛社之游⒇,而今此愿不可复偿矣!予犹尚偷一日之生,恨不即同翁随侍先帝于九原,望灵一恸,肝胆摧折,想翁之目亦未瞑也。哀肠莫诉,聊陈鄙意,惟灵鉴之!
    【注释】
    ①宰辅玉横孔公:孔贞运(1574年—1644年),字开仲,号玉横,江左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东至县)人,孔闻敕次子。孔子的第六十二代孙。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中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成己未科庄际昌榜进士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天启五年(1625年),充任会试考试官,充经筵展书官,纂修两朝实录。天启七年,升左春坊左谕德。崇祯元年(1628年),擢国子监祭酒,进少詹,仍管监事。崇祯六年,服阕,起南京礼部侍郎。后转北京吏部左侍郎。崇祯九年,入阁,官至首辅,宽复社狱,不逮问张采、张溥。寻引归。崇祯十七年(1644年),闻崇祯帝哀诏,恸绝遽卒。谥文忠。《明史》有其传。著有《光宗实录》、《熹宗实录》、《词林会典》、《皇明诏制》、《制诰全书》、《御敌城守应援数策》、《敬事草》、《行余草》、《古今奇文品胜》、《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等。其兄孔贞时(原讹作孔有时。据笔校改。由此校阅者所批,亦可见孔贞运家世之一端矣(引自《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亦有文采,著有《鲁斋集》。
    ②郑三俊:郑三俊(1574年—1656年),字伯良、用章,号元岳、玄岳,又号影庵、巢云,晚年别号遁夫,直隶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二十六年(1598)进士,初授直隶元氏知县,累任直隶真定知县,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浙江布政司参政提督粮道,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户部添设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弘光元年已酉(隆武元年、1645年)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召,晋文渊阁。未至。著有《北疏草》、《焚草》、《南铨疏草》、《学政存稿》、《六忠全集》、《河工考》、《年谱》、《巢云》、《影庵》二集志略等书。
    ③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犹致仕。
    ④强半善病:大部分时间身体有病。强半:超过一半。善病:体弱多病。
    ⑤比年入山:近来辞官归隐。
    ⑥俱深不数相见:感情深厚,经常见面。
    ⑦畴昔:往日;从前。
    ⑧升遐:帝王死去的婉辞。
    ⑨动履:指生活起居。
    ⑩拜兴:指跪拜和起立。
    ⑾讵意:哪能料想到;料想。
    ⑿伯兄:指郑三谟。1624年考中举人,历任祁门、休宁县令,礼部郎中,广东高州知府。1644年2月为保护府库,只身与匪贼谈判,知府任上被杀害。追授中宪大夫,三品衔,荫一子。
    ⒀司成:任国子监祭酒。
    秉礼佐铨:先后任礼部侍郎、吏部侍郎。
    靖共:即靖恭,意思是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
    揆:指宰相之职,在明朝为首辅。
    ⒁曲江、洓水:曲江、洓水是古代长安的两个地方,汇集了帝王文化,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文化、节庆文化、科举文化、园林文化及其文学、艺术、旅游、建筑等众多领域和层面,代表着封建王朝文化核心的内容。
    ⒂式榖:谓皇帝赐以福禄。
    ⒃新君:指1644年5月在南京成立的南明“弘光皇帝”,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
    ⒄梓里:故乡,指安徽省东至县葛公镇。
    ⒅缟带:白色生绢带;朴质之衣饰;泛指学子之服。这里指郑三俊与孔贞运曾是同窗好友。
    ⒆玉峰山、五老亭:位于东至县城尧渡镇境内。
    ⒇香山洛社:香山五老又称会昌五老。是指在唐代会昌年间(武宗李炎年号,841-846年在位)有名的是以诗人白居易为首的“九老”即白居易、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慎、张浑、狄兼谟、卢贞等九人。因为他们聚会的地点在河南洛阳香山,故称“香山九老”或“洛中九老”。后世多以五老表现这一题材,庆祝功成名就,告老还乡。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0 01:5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人不咋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2-2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郑三俊,为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却屡屡抗旨不尊,皇帝龙颜大怒,把郑三俊抓到监狱。
有几个人对皇上说:“郑三俊清廉,当这么大的官,家产只有一筐破衣,请皇上放人。”
皇上也早知道郑三俊清廉,就把他放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