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根据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演变规律,结合冬前病虫基数、耕作制度、种植品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预测预报,经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全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要重于2020年,防控形势严峻。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1、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赤霉病偏重流行,若抽穗扬花期阴雨、高温高湿或雾霾天气多,大流行风险极高;小麦纹枯病偏重发生;小麦锈病(条锈病和叶锈病)中等发生,小麦蚜虫、白粉病偏轻发生。
2、油菜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油菜菌核病偏重以上发生,油菜霜霉病、油菜蚜虫偏轻发生。
3、水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等偏重发生。水稻二化螟近年来呈回升态势,其中一代在早稻和早栽中稻上偏重至大发生,三代在混栽稻区及虾稻田上偏重发生,大螟三代在单晚上偏轻至中等发生;纹枯病是常发性病害,一般每年均呈偏重以上流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两迁害虫呈偏重发生态势,若迁入条件和夏、秋季气候适宜,发生程度将会加重;稻瘟病、稻曲病等穗期病害在感病品种上存在偏重流行风险,稻蓟马在单、双晚苗期中等以上发生。
4、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预测草地贪夜蛾在春、夏玉米上偏轻至中等发生,在秋玉米上大发生;玉米南方锈病中等至偏重发生。
5、棉花病虫害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棉苗病害、棉盲蝽和棉枯(黄)萎病中等发生,蜗牛和棉叶蝉偏重发生,棉蚜、棉叶螨等其它病虫害偏轻发生。
二、主要预测依据
1、越冬基数:我市是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和重发区,稻麦连作田多,机收留茬高及秸秆全量还田,加上免耕直播,菌源广泛,只要气象条件适宜,小麦赤霉病易在感病品种上暴发流行。据全市各县越冬基数调查,二化螟为害呈回升趋势,越冬前基数平均亩残留量贵池、东至平均为2048头、4733头,比近3年均值分别+90.9%、-7.0%;大螟亩残留量贵池、东至平均为126、300头,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和近三年均值,三化螟基本未见。
2、品种与栽培等因素:一是小麦以宁麦、镇麦等主栽品种抗病性不强,杂交中稻以高产大穗型品种为主,有利于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取食为害,单晚以粳、糯稻等感病品种种植比例大,破口抽穗期若遇阴雨天气,将有利穗期“两病”发生流行。二是作物布局乱,桥梁田多。水稻播栽期长,生育期不整齐,单、双季稻混栽,再加上再生稻,桥梁田多,有利于螟虫和“两迁”害虫发生和辗转危害。三是栽培方式复杂多样。稻茬麦(油)多为机开沟免耕直播、或浅旋耕种植,有利于多种病虫越冬越夏和辗转危害。秸秆还田、深水灌溉、偏施氮肥,均有利于纹枯病等多种病虫的发生繁殖。四是害虫抗药性增加。随着虾稻田面积的扩大,大户用药水平的提高,部分虾稻田螟虫对酰胺类药剂存在明显的抗性,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对吡蚜酮等药剂产生高抗,防效明显下降。五是随着无人机更大面积的推广,常规1亩1公斤用水量对二化螟、稻飞虱等水稻后期基部为害的害虫防效较差。
3、气候因素:据气象部门预报,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今冬温度总体比常年同期偏低,冷暖季节内波动较大,但冬季持续大范围冰冻雨雪可能性小,2021年春季(3-5月)全市降水接近常年,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发生。
2021年1月25日 池州市植保站 来源:池州市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