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26465|回复: 5

管辖过安庆的明代池州兵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9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明代《大明会典》有记录万历十五年(1587年)之徽宁池太安庆广德兵备道,内容如下:
徽宁池太安庆广德兵备,驻扎池州,管辖: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五府,广德州,句容等六县,及新安、建阳、宣州、安庆各卫所。堤防江贼、矿徒。

“国朝池阳不设卫”。
  池州府只是在弘治十二年短暂划入九江兵备道两个月,其后直到嘉靖三十七年后,才再一次纳入兵备道管理之下

  而为什么徽宁兵备道的驻地,会定在与安庆隔长江相对的池州。
徽宁兵备道所辖的其他府境都有卫,而唯独池州府没有,这样就显得池州府军事力量相对薄弱,所以创立池阳营,以作为徽宁兵备道的直属军队,以填补境风无卫所之空白。
  另一方面,池州在徽宁兵备道辖区内位置适中,位于长江南岸,便于沟通江岸地带和皖南低山丘陵,居中调控。

基于以上两点,明朝朝廷将徽宁兵备道驻地设于池州,史称:池州兵备

czbb.JP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宁兵备道的分割与调整
作为特殊的地方管理制度,徽宁兵备道自隆庆六年设立以后并不稳定。因代中后期地方形势的演变,治理重点的不断转移,从而造成徽宁兵备道驻地和辖区的变化。

万历三十九年分道
以徽宁兵备辖地太广,奏添设道臣于广德,辖宁国、太平、广德及应天外六县,而池州旧驻者辖徽、池、安三府。
崇祯五年分道
康熙《徽州府志》载:“崇祯四年辛未,御史金兰题准改徽安道为徽宁道,以徽宁接壤沿途多盗,分辖难尽捕诘也。”

徽州府和宁国府由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唐代的“宣歙”时始,徽州府和宁国府便被视为一个文化整体。
原属徽安道的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合并为新徽宁道后,安庆府、池州府等其他府县则组合为新的兵备道。崇祯九年刊刻的《皇明职方地图》记录了池安道的情况,书中《南直隶职官表》“池州”处标明“兵备。整饬池安太道兼句容六县江防”
安庆府、池州府与太平府、应天外六县组合为池安太道,驻于池州,简称池安道。后移驻安庆则称安池道。在池安道的江南区域,芜湖也一度取代池州成为道驻地
池安道.JPG

   池郡缙绅王建和等公请顾韵弢(元镜)道台驻池书略》一文:
夫江北贼猖,宜以皖郡为重。今势逼江南池阳,宜亟图防御也。且池阳营兵调发皖郡矣,驻池,部堂移之楚中矣
。宪台合还池署,以复祖宗朝旧典……向以祸在江北,尚可恃长江天堑。苟一旦衅起池阳,则陪京何所恃哉?但今宪台临池还镇,事必奏闻,未敢擅渎,容同孔阁学、郑少保控诸两院,力图题请,先此布闻。


池阳营兵是保卫池州重要的军事力量,如今却调到安庆,致使以王建和等为代表的池州缙绅以“宪台合还池署,以复祖宗朝旧典”为理由请求道臣顾元镜移驻池州,甚至还发出“一旦衅起池阳,则陪京何所恃哉”的疑问。然后王建和等“合孔阁学贞运、郑少保三俊言于两院,奏准复驻池州”。不过此时,顾元镜已经离任,由程世昌继任,驻于池州。继而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左兵南下”之乱中,池州得以保全。光绪《贵池县志》赞之为“世昌之功,亦邑绅之力也”

  文未只想问一句,
“世昌之功,亦邑绅之力也”
呜呼!池郡缙绅王建和之类的池州人,如今又有几个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6-19 11:4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隆庆六年,据黟县志可考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6-19 22: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来说,明代应天(南京)都市圈的打造,是安徽省沿革的起始,而这时的徽宁池太兵备的出现,是自西汉武帝庐江郡北迁之后,江南首次领江北之地。也是开启了安徽建省的序幕。安徽虽然可以各取安庆徽州,但不是简单的取之而是有近百年的演变过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7-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和是进士,与太子少保、吏部尚书郑三俊是儿女亲家,而郑三俊与太子太傅、内阁首辅孔贞运既是发小、私塾同学,又是儿女亲家,因此才有了王建和的奏请得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7-10 09:1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池州路,比现在的安徽要多一些地方,是淮南西路与江南东路合一起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4-6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