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52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21-6-1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宁兵备道的分割与调整
作为特殊的地方管理制度,徽宁兵备道自隆庆六年设立以后并不稳定。因代中后期地方形势的演变,治理重点的不断转移,从而造成徽宁兵备道驻地和辖区的变化。
万历三十九年分道
以徽宁兵备辖地太广,奏添设道臣于广德,辖宁国、太平、广德及应天外六县,而池州旧驻者辖徽、池、安三府。
崇祯五年分道
康熙《徽州府志》载:“崇祯四年辛未,御史金兰题准改徽安道为徽宁道,以徽宁接壤沿途多盗,分辖难尽捕诘也。”
徽州府和宁国府由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唐代的“宣歙”时始,徽州府和宁国府便被视为一个文化整体。
原属徽安道的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合并为新徽宁道后,安庆府、池州府等其他府县则组合为新的兵备道。崇祯九年刊刻的《皇明职方地图》记录了池安道的情况,书中《南直隶职官表》“池州”处标明“兵备。整饬池安太道兼句容六县江防”
安庆府、池州府与太平府、应天外六县组合为池安太道,驻于池州,简称池安道。后移驻安庆则称安池道。在池安道的江南区域,芜湖也一度取代池州成为道驻地
池郡缙绅王建和等公请顾韵弢(元镜)道台驻池书略》一文:
夫江北贼猖,宜以皖郡为重。今势逼江南池阳,宜亟图防御也。且池阳营兵调发皖郡矣,驻池,部堂移之楚中矣
。宪台合还池署,以复祖宗朝旧典……向以祸在江北,尚可恃长江天堑。苟一旦衅起池阳,则陪京何所恃哉?但今宪台临池还镇,事必奏闻,未敢擅渎,容同孔阁学、郑少保控诸两院,力图题请,先此布闻。
池阳营兵是保卫池州重要的军事力量,如今却调到安庆,致使以王建和等为代表的池州缙绅以“宪台合还池署,以复祖宗朝旧典”为理由请求道臣顾元镜移驻池州,甚至还发出“一旦衅起池阳,则陪京何所恃哉”的疑问。然后王建和等“合孔阁学贞运、郑少保三俊言于两院,奏准复驻池州”。不过此时,顾元镜已经离任,由程世昌继任,驻于池州。继而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左兵南下”之乱中,池州得以保全。光绪《贵池县志》赞之为“世昌之功,亦邑绅之力也”
文未只想问一句,
“世昌之功,亦邑绅之力也”
呜呼!池郡缙绅王建和之类的池州人,如今又有几个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