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9049|回复: 1

[其他] 说说我对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老年小学读老子DLML00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昨天,写了第一篇道是不可以说的吗?文中将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改成恒,是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不是恒定不变的。

同样,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常,也应该改为恒。当然,不改的话,也是可以的。但,这时要把“非常”,理解为不是恒定不变的。换一种说法,即把经文中的一个常字,要看成常一不变这四个字。这跟恒定不变,意思是一样的。

看成常一不变性,这是结合佛学中的提法,在佛学里讲常一不变,这是针对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惯性来讲的。也就是,我们往往容易认死理,还以为掌握了真理。佛陀告诉我们的是,没有常一不变的存在,所有的“存在”也都是在变化中的,只是这种变化,我们察觉不到或想像不到而已。

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自己的身体,分分秒秒都在发生着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这个过程,瞬息万变。只是通常,我们不会想到有这种变化。可是,包括我们自己认识外物和自身的过程,以及喜怒哀乐的日常,也都是建立在生化反应的基础之上呀。


以上,是先强调了对”非常“的理解。而名可名,是什么意思呢?

同样,可名的名,应该理解成名词动用,这时的名,就可以联系不可名状中的“名”来领会了。不过相反,老子说是可名,而不是不可名。

当然,这第二个名,将其引申一下,就是定义、描述、表达的意思。甚至,理解为“说”也是可以的,也就是针对要说的对象——经文中的名可名中的第一个名,是可以说的。这跟上一篇,道是可以说的,就逻辑自洽了。也就是第一个名,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同时也可以指老子接下来要阐述的道。

说到这里,还想强调一下,如果把经文简单翻译成现代文,反而妨碍了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我们需要的是,结合整章甚至全文,用水平思考的方式,即回到问题的起点,与老子一道来思考问题,而且重在领悟。如果把领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那就更好了。

我能这样说,但我也做不到。所以,标题还是加一句老年小学读老子,意思就是我这个糟老头子,是想回到小学生的状态,来读《老子》。如果理解错了,还是希望有人在留言区里予以指正,一起交流。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可名的名,要理解为名词动用)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注:有的解读,在名前断句,即: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不仅仅读起来很别扭了)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
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ào)。
(注:无欲和有欲,这是两种观察和思考生命乃至宇宙的思维状态或方式)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注:两者,即指无名和有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玄之又玄,为什么加一个标点,以后再说明理由)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8-4 06:1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惊叹的是,二千五百多年前,同一时代的老子,所说的“非恒名”,是告诫后人,不要固守形名之分,而固执己见。这跟佛陀在《金刚经》中反复强调的,类似“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这种三连句,即:佛说……即非……是名……,在经文中,反复出现。甚至,佛陀说法之后,又强调没有“法”,也不要信他——是不是太不可理解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4-6-10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