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73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接待我们的女导游在车上说,旅游就是从自己蹲腻的地方,去别人蹲腻的地方看一看、玩一玩。其实,这位导游没有说完别人对旅行的总结语——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花掉自己的钱,让别人富起来,然后满身疲惫、口袋空空的再回到自己活腻了的地方,继续顽强的活下去。
虽然,导游说的话我很早就在书里见过。可我还是在听完她的话后,在心里说“旅游是去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看一看、玩一玩。”至于广为流传的总结语,在我看去,它更像是一种属于他人的自我注解,甚至是一种大众化的自嘲,其中多多少少缺乏了一种最初的温情。可是,这种总结也非全然不对。现在的导游能媲美长有黑痣的专职媒婆,拭去了那一点温情。
当我在桂林遇龙河风景区举目四顾时,才发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一句话纯属误导。各山各持风貌,黄山根本不能涵盖中国山川。望黄山,就要登临最高处,一如古诗所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览群山连绵的雄壮和远峰群巅的黛秀。而看桂林的山,则无需登上高处,就能一眼看到周围清秀秀的山,十分赏心悦目。那些山体像人们笔下的比喻——春雨里的新笋,拔地而起,不连绵、不起伏,形态各异,用导游的话说——七分想象,越想越像。
桂林最好看的山是与水不分离的,因此,离开遇龙河风景区之后,坐轮船逆漓江水流而上,算是此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沿途两岸山,有像元宝的,有像老人的,有像苹果,有像猴拿桃子的……。最出名的是贰拾元人民币中的山水风光就是取自漓江岸上的山景。漓江两岸的竹子非常好看,凤尾森森的。透过它们,我想望一望少数民族的人家,望一望他们的村落以及他们的住房。结果,我的希望落空。拥有十一个少数民族的广西竟没让我看到一个散落在人间的异族,更谈不上异族文化风情了。与我们汉族已一样。
离开遇龙河,在去漓江之前,导游车带我们去了月亮山,作了极短暂的停留。她说美国前总统也曾被月亮山吸引,以为山体的拱空形是人为打造的。结果在得知是天然形成之后,栽下象征关系的树木,以示喜爱。因为想起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月亮山的镜头,却想不起具体是哪部电影,所以我下了车,想以月亮山为背景留个影。不想,在这样一个短暂的时间里,我竟被少数民族的服饰吸引。虽然头一天在日月双塔以及象鼻山等地有穿服饰拍照,我却丝毫没有兴趣。一来,服饰太脏;二来贵了一点,我不想无谓做冤大头;三来没什么意义。可月亮山这里明显得好了很多,于是我兴致大发,头戴银冠,身着少数民族服饰,手托明月,拍下永远的回忆,留下了美好。
在湍急的漓江上乘水赏景,一路也看到许多简易的竹伐舟,小舟载着各自的游客在江边行进,与我们共同欣赏着漓江山水风情,或看或取景拍照,沉浸在忘我的山水世界里。
有游轮继续向前行进,而我们在一处岸边停靠下了大轮船。一上岸,马上被妇女们围住,叫卖鸳鸯物。那鸳鸯是木头做的,一对手掌般大小,售价十元。显然,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旅游车在岸上等待,我们紧跟导游走。
走到一处坡路时,因等待,我望见一个老婆婆也向坡上走来。她拄着拐棍,脊椎弓垂与地面几乎平行。后来望见家人来了,我们转身继续走,又上了车。没多久,他也上了车,问我,买不买鸳鸯?我说不买,买那干嘛。他说卖鸳鸯的是位老人,对他说她一天到晚了,还没开张呢。我望向窗外,是刚才望见的那位老婆婆。我犹豫了一会,正要决定买时,车又开动了,黑压压的山雨一触即发。最终,我们没有喊停车子,随车走了,没有进行十元钱的消费。
那老婆婆对车门站着,一只手拄棍,另一只手握着木鸳鸯,嘴里说着我们听不见的话语,满眼都是期待的目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