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前言:寻味记,寻味舌尖上的池州,致力于帮吃货们发掘最正宗的池州美食。街知巷闻还是名不见经传,只要是美食,都是咱们认真寻味的对象。 本期寻味的对象,是一份进店必点的豆豉蒸鱼。
时光和口味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这家坐落在池州西门老318国道旁的饭店,一开就是十年。店里的生意火爆过也冷清过,店老板在坚持与创新中,为我们端上了这道进店必点的——豆豉蒸鱼。
随老板走进清晨的菜市,灯火通明下的的摊位,只有零星买主游走其中。菜贩们尚在铺设准备,老板已经逛过几家菜摊后来到水产铺子。
老板早在出发前已经和熟悉的菜贩通了电话,于是乎人还未到,新鲜食材却已备好,只等自提。 水产铺子中,鱼贩还在整理,见来了熟客,忙得兜售起自家的新鲜好货(野生小河鱼)。
因为新鲜食材难得,老板挑了几条壮硕的鲜活鲫鱼作为豆豉蒸鱼的主材后,也把小河鱼一并买下。
从清晨五点多至早晨七点,“挑菜—付钱—下一家”如此循环,有条不紊。多年的采购经验使老板了解各家菜市优质食材各有侧重,几家菜市跑下来,清晨的采购才算结束。
早晨入店的鲜活鲫鱼,直接被送往水池。老板亲自处理,左手抓住鱼身,右手用刀背将鱼打晕。清水冲洗中被刮掉了鱼鳞。之后再处理鱼鳃、内脏和腹中黑膜。去鳞、冲洗、改刀通通一气呵成。
洗净的餐盘上横放两根筷子,再将处理好的鲫鱼摆上餐盘,撮一把调料均匀的抹上,按摩入味。最后盖上秘制豆豉定型。
老板选择的是两三斤的野生鲫鱼,这样的鱼肉没有泥腥味,肉质饱满,口感细腻,吃起来特别过瘾!最开始的豆豉蒸鱼是任何鱼都可以做,为了统一家常菜的风味,才逐渐改用鲫鱼。
秘方豆豉是由大粒黄豆发酵制成,和自家研磨的辣椒胡拌在一起,黄橙橙的十分漂亮。还未下锅,就能闻到一股很正的咸香味。
最早店里的豆豉是从菜市里一位老奶奶那进货,老人家的手工豆豉味道很正,可是随着年龄渐高,老人家给自己退休了。从那以后,店里的豆豉鱼味道也就变了,老板试着换了几家都没办法还原,只得自己生产。在不断摸索中渐渐找回了最初的味道。
准备就绪后,还要上锅蒸半个小时,为了让鱼肉的鲜嫩与豆豉的风味充分融合,去腥增鲜。
刚出锅的蒸鱼,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却还未真正成型。淋上热油,撒上葱花和红尖椒后,垫上明炉,才算全套结束,可以上桌了。
豆豉将鱼严严实实的裹起,浓油赤酱的造型无比讨喜。尝一口,颗粒饱满的豆豉,佐配嫩滑的鱼肉,入口咸香,回味甘甜。再挑起一口晶莹剔透的鱼子,半沾汤汁,也是个不错的下饭选择。
老板的儿子从部队回来,选择子承父业。老板索性把大厨的位置让给儿子,自己则给新大厨打起下手。刚开始接手,菜品的质量一度良莠不齐,慢慢适应,慢慢磨合,店里的味道渐渐青出于蓝。
除了店里的招牌豆豉蒸鱼,老板还喜欢钻研各地菜品,再根据池州人的口味改良创新。十年的时光,用老板的话来说叫做“一直在路上”。每隔一段时间,老板就会出门一趟,学习各地菜品。
时光和口味,总是相辅相成。豆豉的制作需要时光的沉淀,饭店的菜单需要时光的考验,两代人的心手相传需要时光的磨炼。总之,豆豉蒸鱼这道菜不算惊艳,但很家常,记得按时回家和妈妈切磋厨艺呀...
想吃到池城更多更地道美食,敬请继续关注池州人网寻味记栏目哦。下一期吃什么?让寻味小分队想一想…也许,你有好吃的池州美食想推荐,请踊跃留言,或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笼包(微信号:czrw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