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前言:寻味记,寻味舌尖上的池州,致力于帮吃货们发掘最正宗的池州美食。无论是街知巷闻还是名不见经传,只要是美食,都是咱们认真寻味的对象。在池州,老字号的早点店不少,可是有近40年历史的老字号馄饨店,全池州大概独此一家。在不太宽敞的和平路上,临街杏村东街分叉的地方,有一家九华水饺店。店不大,环境也一般,三十来平米的空间里只能放十张桌子,但是她家在池州馄饨水饺届地位绝对是扛把子级别的。从1978年到2017年,九华水饺店已经见证了池城近40年的变迁,几代池州人的回忆都浓缩在她家那碗鲜香可口的馄饨里了。本期寻味记小分队带你探寻老池州的味道。
早在1978年大集体的时候,就有九华水饺店了,周有娣是创始人之一。1985年起,周有娣跟两位朋友一起承包了九华水饺店。1990年开始,周有娣开始单独经营至今。年纪渐大,她将这爿老店交棒到了儿媳阿梅手上。 早上6点多,天色渐亮,池州街头的行人还不太多,九华水饺店后厨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7点准时开门迎客。每天早7点到9点间,是九华水饺店一天里最忙碌的两个小时。 店里经营品种有馄饨、水饺、青椒肉丝面、大排面等等,但多数食客是冲着他家馄饨来的。九十年代的时候九华水饺店一天能卖出六百多碗馄饨,后厨8个人在忙。因为店面一直没有扩张,如今生意趋于稳定,每天至少也能卖出两百多碗馄饨,七八百个饺子。 一碗馄饨好不好,馄饨皮子、肉馅和汤料都是有讲究的。九华水饺店的馄饨皮是特别定制的,拿馄饨皮子印在报纸上,隔着皮子清楚看到下面印的字,薄薄一层不会糊汤,一斤皮能包一百多个小馄饨。 馅的肉新鲜度、肥瘦比例、调味也有讲究。每天早上,阿梅都会去菜市场,去肉摊亲自选猪肉。肉馅用的是精腿肉,剁得特别精细,只加些许盐和味精调味,以保证纯肉馅的原汁原味。 店里还有一种虾仁馄饨特别受欢迎。活蹦乱跳的鲜虾,剥出虾仁剁碎,与猪肉馅混合,两种食材鲜味碰撞,异常鲜美。 馄饨汤一定要清鲜,简单的佐料,盐、味精、黑胡椒、酱油、猪油、葱花,用开水冲兑,淡褐色的汤汁上飘着一层亮亮的油花,混合着黑胡椒和葱花香气扑鼻而来。佐料中称得上特别的,就算那味黑胡椒吧,在广西特别定制的手工研磨黑胡椒一用就是几十年,入口辛辣却不呛喉,口感浓郁,味道很有辨识度。 为保证味道的鲜美,九华水饺店里所有的馄饨都是现包的。右手执着筷子蘸着鲜肉馅在馄饨皮上那么一滚,带起了整张馄饨皮,左手顺势一捏,一个小馄饨就包好了。手脚麻利的店员一分钟能包30多个小馄饨。 小代阿姨在九华水饺店工作已经有25个年头了,下馄饨时她不用数个数,大碗小碗馄饨她凭手感抓一把就是,特别准。馄饨下锅到捞起大概只要三十秒钟,在这期间,小代麻利的调好佐料,兑好汤汁,将捞起的馄饨装碗。一天下来要重复这个动作数百次。 下好的馄饨皮薄味香,雪白的皮子里透视出一点粉红色的肉糜,看着让人有了馋意。埋头在热气中,用调羹舀起一只,吹几口热气便连汤带馄饨地吞下。入口润滑如玉,不用嚼直接喝就下肚了,满满的鲜香味从舌尖渗透出来。 一碗馄饨,卖了40年。当年带孩子来吃馄饨的父母,两鬓早已白发苍苍,现在带着孙儿来吃馄饨。当年吃馄饨的小孩子,如今都已经成了家有儿女的爸妈。店里几十年来未变换地址,食客多是熟面孔,来到后厨就跟到自家厨房那样随意。一个装钱的塑料篮敞在桌上,店员忙不开的时候,让顾客直接把钱扔进篮子,或者自己找零。有些食客专程打包生馄饨,一次性买35块钱的,差不多是10碗的量,阿梅总是会为他们多装一些。 “快四十年做下来了,靠的是口碑和诚信。”阿梅说。两代人的坚守,从一毛、一毛五、三毛、五毛、一块、一块五、两块、三块,到现在的四块钱一碗,变得是价格,不变的是记忆中老池州的味道。
想吃到池城更多更地道美食,敬请继续关注池州人网寻味记栏目哦。下一期吃什么?让寻味小分队想一想…也许,你有好吃的池州美食想推荐,请踊跃留言,或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笼包(微信号:czrwms)
往期《寻味记》推荐美食:
欢迎吃货朋友们向我们推荐池州特色美食,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接在本条帖子下方评论中留言;’ 2、关注“寻味池州”微信公众号(jrchizhou)后留言; 3、添加“寻味记小分队”个人微信号(czrwms)交流; 4、电话联系我们:0566-3396977(工作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