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23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3-6-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1959年的冬天,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从江北迁徙到江南的祁门县、安陵公社的上破石立山生产队。这个小队的房子只有几家是土墙盖了瓦,其余多数都是茅棚,我家就借居在一家多年无人居住的茅棚里,墙壁是八毛草夹成的,上面盖的也是八毛草,所有的房子、茅棚都挂在大立山的山体上,真正是出门就爬坡,路无一脚平。 父亲所以要到那儿,一,有个远房叔叔住那里,二、每月每人有45斤毛粮,那年月有45斤当然是天大的喜事,但好景不长,只过了三个月,突然降到28斤,后来又降到15斤,再降到8斤,8斤的日子害得我们只能讨苦菜凑着过,问题是买不着盐,吃淡的吃得人都浮肿了,父亲的腿肿得啸开了口子,黄水直淌,队里饿死了好多人,好在我们家人命大没饿死,两年后,父亲又偷着跑出去找地方,利用春节说回老家看看,其实就是找新的住居地,结果到了石台珂田,于是,这儿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想起住茅棚吃8斤的日子,成天就是讨苦菜,拾乌株,年幼的妹妹饿得偷吃生粉,我也一样,帮忙磨粉,三不之就抓一把吃吃。捡栗子上过立山尖,那上面据说曾经有和尚居住,和尚很有功夫,从这边的立山尖一个箭步就飞去了那边牯牛降山尖,是不是谁也说不清,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只看到几块大方砖,说明曾经有庙,否则,哪来的砖块呢。后来,我想去那儿看看,但打听那儿已经没有人住居了, 也就作罢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