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一位老人的去世
获悉老人去世的消息,爱人一脸惊愕,“他年龄不大,也没听说有什么毛病,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其实,老人早在几个月前就生病了,只是爱人不知道而已。上次回家,听到邻居们议论纷纷,说他得了胃癌,被医院宣判“死刑”后就回家了。
老人和我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之所以想给老人写一些文字,是因为老人的木讷、内敛、矜持和包容,像极了我多灾多难却仍然负重前行的村庄。当我们这些子民羽翼丰满之后,抖动着自以为是的翅膀纷纷外迁,也只有这些老人仍然坚守在故乡的土地上,呵护着安放我们灵魂的家园,直到生命的消逝。
记忆中的村庄,就像从树杈间摔落的鸟窝,密密匝匝的安放着样式不一的土坯房,正房四周,拱卫着一排草房子,那是厕所、猪圈和柴屋。从村庄中延伸出来的小路筋骨一样向外伸展,歪歪扭扭的小路上不间断的走着行人。几个世纪来,贫穷和苦难不断的袭击着这座村庄,却没能阻止住人口的繁衍,孩子们还是野草一样疯长,成为活力无限的百灵鸟,叽叽喳喳的唱响村庄的未来。
和老人比邻而居几十年,我听到他说的话,加起来不过几十句,大多都是客套话,“你吃了?”“到哪儿去啊?”倒是他的身影不时的出没在我的视野中,背着铧犁、赶着耕牛走向田野,或者担着柴草、满头大汗的蹒跚在回家的路上。老人是正宗的烟民,下雨天,就可以看到他瘦弱的身体歪斜在门廊边的石柱上,用一根粗粝的竹根做成的烟袋,吧嗒吧嗒的吸着烟。
老人年轻时候,家里的事,都是他老婆作主。说起他的老婆,倒不是多能干,用我们的方言说,就是一个“洋叉”,凡事往前一罩,噼里啪啦的一阵连珠炮,说的话都不在点子上,然后被人一通抢白,她又无话可说了。如果是她的老公说话了,那必定要死磕到底。也许正因为如此,老人才渐渐失去说话的机会,养成了沉默的习惯。
待儿女们长大了,他更不说话了,所有的一切都听从孩子的安排,孩子怎么地就怎么地。有时,我有这样的闪念,老人怎么就没有自己的一点想法呢?尽管如此,村里人都知道,他的家庭却是老人用羸弱的肩膀担起来的。
这次得了癌症,老人没有坚持治疗,也没有向旁人表述自己的意见,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家里人从医院里弄回来了,疼的时候服一点药对付对付。
老人走的很直白,没有麻烦任何人,就匆匆的赶往另一个世界。不知道在死亡的边缘,他有没有牵念,有没有对自己的一生作出总结?在我看来,他的一生,就像走一段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尽头,如此而已,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我的眼里,也是一本厚重的书。
送老人出殡的当天,我在村里走了一圈。村里的路早已改道,清一色的水泥路。老房子旧貌换新颜,我甚至不能一一和房主人对上号,虽然很豪华,但大多关门闭户,热闹的场景不再。记忆中的古树、青石板、长长的弄堂也早已不知去向。特别是曾经随处可见的猪、鸡、鸭一并走到了记忆的背面。
村里的老人就这么接二连三的走了,山坡上的坟场越来越拥挤,村子里却越来越空落,可以想见,若干年后,将是一座空城,悄无声息的走进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