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木匠,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过去,因技艺复杂难学,被人们看作民间五大匠之首。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变迁,现代电气化工具的兴起,现如今木工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料、刨面、打眼已经由过去的手工替换成了电动工具,一些传统的工序被慢慢舍弃,能够掌握老木工手艺的人越来越少,老木匠正悄悄地与时代挥手作别,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木匠的“宝贝”
在牛头山镇刘冲村,72岁的汪金云作为最后一代老手工艺人,仍在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用手工打磨原木。汪金云祖上两辈均是木匠,他是汪氏第三代传人。16岁从乌沙公社所办的中学毕业后,17岁开始学艺,师从自己的父亲。20岁带徒,55年的从艺生涯让他名声大噪,成了当地的“明星”。
“肉眼瞄木”是汪金云的绝活
墨斗
锯木
认真工作中的汪金云
完工的木块
大到修建祠堂、建房造屋,小到农业器具、生活用品,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还一度开起了家具店。古色古香的高脚桌、厚重沉稳的太师椅、精致典雅的组合柜子……每一样都是他精心打造的作品。由于技艺精湛,每天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凭借着木工手艺养活了一家大小。
纳凉椅
高脚桌
自己做的小玩意
木匠手艺,看似简单,做起来却繁复的很。不仅仅是平常手头上的活计,还需精通五花八门的知识,例如:雕刻、绘画、力学、美学等。汪金云的手艺好,雕刻功力也不在话下。他能在极短时间内,用铅笔在木板上画出栩栩如生的鱼虫鸟兽。这样的技能,在窗木灵柩雕花时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专心创作,他特地在自家腾出了一间房。拉锯、刻刀、墨斗、刨子……大大小小的工具堆满了整间屋子。面对这些祖传的吃饭家伙,汪金云如数家珍。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夹墨签和豁门尺这两件。前者据说是鲁班所传,后者更不常见,一般的木匠都不曾有,只有大匠才能用到。是用来做横梁对柱子包合所用,至今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相较于从前的风光,现如今汪金云的活计渐渐少了,仅限于给村里人打打棺木、桌椅和生活用品。木工行业的逐渐衰落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汪金云唯一的儿子并不像以前那样子承父业,或师父口授手教,一学数载,而是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汪金云作为汪氏最后一代传人,正在一天天老去。
棺木最后的修整
和徒弟交流中
“图说城事”是池州人论坛持续推出的系列民生故事主题帖,本期已经更新到第55期了。图说城事选取最接地气的生活题材,用最直观的镜头画面,最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和极富感性色彩的语气,讲述发生在池州百姓自己的故事。各位人网网友,如果您有好的推荐,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