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12-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抽空去影院,观看了这几日热播的冯小刚的电影“芳华”,没看之前,我以为我看的是一部残酷青春物语剧,但在看的过程中我觉得,其实我看的是一部讽刺剧,讽刺体制,讽刺这个社会,讽刺命运,讽刺人性。
从一开始,文工团人的做派,性格,人性,就体现出来,完全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同丫时因为后面的反差让我越来越厌恶这些人,我不反对艺术,但是我讨厌人性的丑陋,片子从一开始揭露了一群高干子弟欺负一个低层社会来的女孩何小萍!
整个片子看完,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压抑,社会的不公,人性的丑陋。最像雷锋的人,结果大家不感谢反而认为应该,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却反而什么也没得到。部队保安部和海口的管理办面对刘峰,以及文工团政委面对何小平,根本不给辩解的机会,直接宣判,没有任何的回旋机会。在文工团谈情说爱的时候,16岁的小战士正在前线经历最残酷的生死离别,而最后,高干子弟,还是高干子弟,拿地,赚钱,社会底层的人还是社会底层。在70年代末,高干就可以在深圳搞到港货,就可以搞到录音机和卡带,特权一直都在,所谓芳华,也是有阶层的。善良的人,最终什么也没得到,与其说最后刘峰和何小平没有变,始终赞扬,不如说是一种刻意的安慰,我们都是平等的人,活在尘世间,却人生往往不同,就想在片子最后活雷锋战斗英雄刘峰的车被扣,被“城管,联防队”打,不得不交1000元的罚款,到最后当战友喊一句战斗英雄时,刘峰能解决这个问题么,答案是不能,因为这就是不平等的社会,一个没有民主自由土地上,命运往往是悲催的,要生存就要面对,看到此时我已是泪流不止!所以,他们过的并不幸福,而且,他们还没有后代的烦恼,所以,请不要美化他们,说什么聚会时别人都变了,就他们没有变,很自足。就跟之前旁白说的一句话一样,什么都没有的人才会知足,请不要说风凉话了。善良的人有好报么?那得看这个世界坏人多不多。一帮人最后因为文工团解散了而痛哭流涕,跟社会上拼搏奋斗的人比,跟前线上献出生命的人比,跟这些为国捐躯身体残疾的人比,哭的是什么?不是什么芳华已逝,而是他们要走进这个残酷的社会了。
刚刚看完电影,思绪还比较乱,写的也比较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总之看的憋屈,没看出什么幸福的感觉,就看到了一帮人的优越感和另一帮人被排挤,压迫,被人和命运作弄,有的人是芳华,有的人并不是。
同时,还看到了刘峰和何小平他们的人生,让我感到伤感和无力,平凡的人就是这样,没有能力去对抗,深深的无奈
战争场面的长镜头做的确实很NB,小刚导演在集结号之后引领了国内战争戏的最高水平,当然了集结号还是请的韩国团队,那次算是一次摸索,之后中国影人学到了很多,后来的金陵十三钗做的也很不错,走出去,请进来对于电影一样试用,韩国举国学习美国的电影工业技术,导致韩国电影飞速发展,我们也不能老是闭门造车,有自己的风格,工业上也要过硬,减少烂片产量。
说远了,整体来说,让我看起来有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的感受,那个时代,温暖而美妙的画面,与外面的冰冷不同,整段整段的表演和叙事,让我觉得片子有点长,有点过于沉浸在营造美好青春日子的感觉,然而我并不觉得那很美妙,我只是很关心刘峰和何小平两个人,其他人的幸福生活,我不感兴趣,因为任何一个肮脏的灵魂都不值得歌颂,这种描写只能让我更加厌恶这些蛀虫一样的人,真正活着的人,是那么艰难与痛苦。孤立无援的对抗着命运,对抗着生活。从这一方面看,小刚导演是成功的,成功的拍出了一部讽刺剧。我不高尚,我是个俗人,我希望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幸福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