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3109|回复: 2

池州的白麻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如果有人问起今天池州的名特产,一般人都会以茶叶作答,抑或再加个桑枣黄精什么的;也有人会认为是二铜,因为那个时候的铜官山、铜陵县,都属池州的辖境;要是再向前,问到唐、宋时代的池州知名产品,即是纸。
   白麻纸是池州特产。从唐代起,池州的造纸业就相当发达,正史的《新唐书》的“地理志”,和唐代著名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的“池州”名下,所列每年奉献给朝廷的贡品,第一大宗,即是:纸。
今天的池州境内,还存在着类似这样的“纸山”么?

IMG_20180204_160850.jp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百度:
据清乾隆《池州府志》第二十五卷载:“唐宋池州土贡纸。”宋代为池州造纸的鼎盛期。《石林燕语曰:“宋学士制用白麻纸。白麻者池州楮纸也。”《东坡志林》曰:“竹纸岂宜墨。若池、歙精白版,真乃可试墨。”宋王安石题诗“次韵酬王微之赠池纸”(王哲,字微之,宋嘉佑初任池州府知州)。池纸已成为官宦、文人馈赠的极为珍贵的礼品,可见当时池州造纸业技术的先进和质地的精良。南宋时池州紫岩(今贵池区涓桥镇紫岩村境内)纸特别出名。明清以来,池州造纸更为发达,范围更为扩大,九华河、秋浦河、清溪河等流域村庄皆利用山溪水力建造纸作坊多处,所产纸大多销往京城,极受士大夫的欢迎。近代以来,由于造纸原料匮乏,消费市场变化,工艺落后等原因,池州造纸才逐渐衰落下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贵池区清溪、秋浦二河上游还有零星的一两个小作坊以巴茅杆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制造纸张。池州古代造纸原料主要为青桐树皮、青檀树皮和楮树皮,青桐为人工栽培,后二者为野生。据民间经验,造纸以楮皮为最佳,纤维细腻而柔韧,明清时期畅销京城,有造纸者因此而能交接达官贵人。青桐树皮纤维粗而长,色白,也可用来搓绳,为纸宜墨。宋代著名的白麻纸疑即以此为原料。

唐之后经五代至宋朝,池州依然是江南造纸业的主要生产地。以致朝廷、皇室都喜用池州用楮树皮生产的楮纸。宋朝时,曾在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五位皇帝朝廷为官,又是学问博洽、精熟掌故的叶梦得,于他的著名史料笔记《石林燕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唐中书制诏有四:封拜册书用简,以竹为之;画旨而施行者曰‘发日敕’,用黄麻纸;承旨而行者曰‘敕牒’,用藤纸;赦书皆用绢黄纸,始贞观间。或云,取其不蠹也。纸以麻为上,藤次之,用此为重轻之辨。学士制不自中书出,故独用白麻纸而已,因谓之‘白麻’。今制不复以纸辨。号为白麻者,亦池州楮纸耳。”

记述唐朝皇帝诏书上用纸的制度不同,凡自中书省草拟经皇帝批准后,又从中书省发出的,用的是“黄纸”。之所以用“黄纸”,“取其不蠹”(即不生蛀虫)则是个主要原因;而由翰林院学士草拟,并从翰林院发出的诏令,则又用的是“白麻纸”了。同时明确指出,当时奉行的纸,是“以麻为上,藤次之”。从皇帝的手诏之类(即“发日敕”)才能用“黄麻纸”,可见“麻纸”的等级、地位之高。


以造纸业而形成的地名,在池州的历史上是唯一的,在全省乃至全国,亦属少见。反衬出唐代池州造纸这一产业的发达。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水碓,有水竹的地方,就有神一样纸作坊存在?
文献中记录的池境内的"纸坑山“在哪?”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4-4-19 1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