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24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南北方向三、四米宽的水泥公路,弯弯曲曲地焊接着村舍。
2018年正月初二曰,上午九点多钟。南北两车相逢,在小店门口嘎然停住。
往北的向南倒车,住南的向北倒车。互相礼节谦让。
驾驶的突然跳下车,对后面的车主吼道:“妈的,没长眼,往后快倒!快倒!”接力棒式的骂爹咒娘。没用。用秒计算,后面的车辆已经排成长龙。有点空隙的地方,被电动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所利用。南北对战开始了。
南北司机气愤地爬上车,把音乐开到最高点。音乐声淹盖了整个村舍。看热闹的人很多。指指点点地议论着。驾驶员扑在方向盘上,双眼瞪着对方。象借米还糠。两军对战,怒火攻心!
向南行驶第三辆轿车车门突然打开。两足穿着黑色皮鞋的脚先接触水泥地面,用手扶着车门探出头,慢慢站起身子,腰背或弓。毕竟八十岁的人。大年初二带着儿孙去敬老院看望比他大二岁的姐姐。谁知?堵车了。孙子还要回去看望岳父岳母大人。
村庄里的老人一见是他,亲热的问好打招呼。他,姓孔。认识的人叫他孔支书。更亲热的叫他老支书。年轻时参军,在部队里混了四、五年,先进分子,入了党。回家不到一年就当上了村里第一把手。一干就是三十年。老伴走后,到城里和儿媳妇住在一起。过城里人的生活。
老支书向南走去。第一辆车的驾驶员扑在方向盘上,眯着眼享受音乐;第二辆车的驾驶员是个姑娘,看她的眼镜片,一定是个有学问的人;第三辆车的车牌是“苏E”江苏苏州的。准确说是家乡人在苏州工作。这两部车子能调动,老支书心里掂量着。第四辆车是年轻小伙子,两只脚放在方向盘上,两只手交叉地枕着头,躺着。这架势告诉老支书:天不怕地不怕,老子天下第一!打战只能往前冲,不能往后退!特别是第五辆车,老支书愣了。这小伙子皮肤不太白,头型古怪。四周是光滑滑的,头顶一撮毛很高,象大公鸡鸡冠一样。颈项上带着金光闪闪的链条。半个身子扑在车门玻璃上抽烟。这两个人不好商量也不能商量。老支书在心里又掂量一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向后面走去。用手挥动着。开车的知道堵车了,找一去宽阔的位子停下。
第五辆车的右边是让车道。旁边有个小弄通向里面的庄户家。让车道已被电动车……站好位子。
这条公路,除掉村庄里的老人,就算老支书最熟悉。这条公路的路基是老支书亲自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走出泥泞。去窑厂一担一担挑来碎砖瓦片,一层一层铺好。这么宽的路完全能满足当时老百姓的出行。
80年代末流行自行车;90年代中期流行摩托车、电动车……二轮三轮互让宽宽有余。二千年后,特别这几年,四个轮子的轿车走进千家万户。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不为过。再说又是春节。三、四米宽的水泥路面超负荷地承担运转。这是其中之一。
其二。老百姓对自家宅基地公私分明。楼房的大门对公路开的,用空心砖砌成一米多高的围墙,围成一个园子。对公路开二扇大铁门。自家车辆能进能出。大门平时关着。
耳门对公路开的,墙脚做五十或七十宽的滴水坡,比公路高二十公分。四个轮子的轿车互让是很艰难的。
现在是上午十点二十分。相持一个多小时。音乐停止了。大部分车门打开。小孩站在公路边方便;大人走进村舍。回来。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大人,现在好象都认识了。每个人出自己的点子,目的怎么让出一条通道。春节跑亲戚,最好不能过午。说明白:一十二点之前必须赶到亲朋家做客。是我们这里传统文化。不能发扬光大,但也不能破例。大家都焦急起来!
南边驾驶员跑到北边来;北边的跑到南边去。互相递烟,互相磋商。文明在行动!
老支书没有做声,心里象一面镜子。向北没有退路。城区的车辆经过秋浦河大桥向西行驶。车辆虽然不堵,但是接龙骨套。小店往北的楼房一户挨着一户;小店往南只有几户人家,尔后是宽阔的路面。只要往北开的前五辆车向南倒去,路就畅通了。
老支书开始指挥着电动车……朝小弄开进村舍。然后掉头。腾出让车道。
鸡冠头的小伙子掏出烟递给老支书。耳边滴沽几句。老支书点头笑了。
接着老支书敲开老张家的大铁门。老张为人憨厚,同意向院里倒车。
北面的司机跑到南边来,指挥着倒车。院里能停三辆。最后两部车倒进让车道。
北面的司机开始鸣笛。向南慢慢行车。
南北司机气愤地爬上车,把音乐开到最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