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楼主: 翠微西湖

向传统致敬-----追忆贵池淳朴的民风之贺小孩”百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 14:0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凑热闹 发表于 2018-5-3 13:35
我宝百天我就订了包子还请了百日婆婆,也就图个好玩吧!

不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3 16:3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糯米粉装芝麻糖心外裹糯米蒸熟的百日粑
20180503_4230_1525336782623.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溪明月 发表于 2018-5-3 16:39
用糯米粉装芝麻糖心外裹糯米蒸熟的百日粑

好看  好吃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溪明月 发表于 2018-5-3 16:39
用糯米粉装芝麻糖心外裹糯米蒸熟的百日粑

习俗名称叫“百日团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3 17:3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传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3 18:0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3 19:1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百日习俗最迟在宋代己盛。
唐.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
宋 ·吴自牧《梦梁 录 ·育子》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育子》
都有记载

《东京梦华录》有载:“生子百日置会”,
《梦梁录》也载:生子百日,亦开筵作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3 19:1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千百年的老民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3 19:3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贵池小儿百日祭神请“婆婆”,估猜请的这位神祗,和北方的“奶奶”庙,“娘娘庙”正神是同一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3 21:0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宝宝去年百天就这样办的,不过很简单
,送圆子的就没有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4 01:0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老传统都快丢光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4 02:1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风俗乡下还有,是百日团子,周岁粑分送到同村庄的每家每户,到大年三十晚上所有吃过的人家都得给宝宝拿压岁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4 04:0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4 04:3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姿势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4 06:5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8-5-4 08:5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5-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约伽 发表于 2018-5-3 19:11
小儿百日习俗最迟在宋代己盛。
唐.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
宋 ·吴自牧《梦梁 录 ·育子》

您的博学仰慕中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5-4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现在不知还有多少家庭在沿袭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8-5-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东西 发表于 2018-5-4 01:04
一些老传统都快丢光了

这个捡起来不难,就看东家有没有这个想法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4-3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