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父母都是为孩子好的,但是,却很容易用批评或说教的方式,关上了沟通的那扇门……
曾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孩子说:「啊!我的作业忘了带了!」妈妈开始教训:「怎么老是忘东忘西?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每天睡觉前,要把第二天的东西都收拾好,现在出问题了吧!你自己想办法,没人救得了你了……」孩子本来已经很着急,现在又加上挫折,眼泪在眼眶里不停打转。 类似的对话并不陌生,原本想要寻求帮助的孩子,因妈妈连珠炮的责备,更感到挫折。父母怎样跟孩子说话?亲子间又要如何对话?是父母必修的一堂课。 
亲子对话的绊脚石 相信父母都希望和子女好好说话、和谐相处,但却不自觉的用了负面的说话方式,阻碍亲子的沟通,甚至引爆冲突,如:批评、否定、论断、责备、说教、命令、恐吓、嘲笑、轻蔑、防卫等,都是沟通的绊脚石。原因可能是父母传承原生家庭的沟通模式、在管教孩子时被孩子激怒,或执着于父母威权,就会习惯性或失控的说出伤害的话语,如:「你就是不用心!」「你再闹情绪,等下把你关起来!」「你的想法太幼稚了!」 在许多亲职教育课程中,有些父母提到孩子不喜欢跟他们说话,当深入了解之后,就发现大多都是因父母使用不当的沟通方式,使孩子觉得跟父母说话无趣或受挫,因而不愿意和父母交谈。
亲子间要如何沟通? 在传统的思维中,孩子要多听,不要表达太多意见,但新世纪父母应该学习符合新世代孩子的双向沟通模式—「引导式对话」。它运用问题引发孩子思考,并让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它不但具启发性,又可增进孩子思考力与表达力,更重要的,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及正向的价值观,引导孩子走向好的行为。 「引导式对话」的信念  父母要学习使用引导式对话前,需先建立以下的信念: 「引导式对话」的步骤 1用开放的态度,倾听孩子的心声许多人在听别人说话时,心中很容易用既有的经验及主观思维,去评估判断。所以,父母在聆听孩子时,要放下自己的成见,才可以客观的听到孩子表达的事实。 2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年幼的孩子可帮助他说出情绪,较年长的孩子可引导他说出感受。 3用简单的话整理孩子表达的重点孩子叙述较冗长时,在耐心聆听后,可摘要孩子表达的内容,并请其确认。 4针对孩子的叙述,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其思考帮助孩子厘清他说的是事实或想象,或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5对孩子的回答表达肯定当孩子回答问题时,专注聆听并正向响应孩子的表达。 「引导式对话」的应用 
当孩子受挫时 年幼的孩子受挫时,还不会用语言说出情绪,只会用眼泪或攻击、退缩等行为来表现,所以在孩子闹情绪时,可以问:「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吗?」当孩子较长,向父母倾诉时,父母可问:「这件事让你感觉如何?」「这件事有哪些表现好的地方?」「下次怎么做结果会更好?」 当孩子犯错时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所以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需急着修正或责骂,最好的问话是:「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做呢?」「做了这件事心理感受如何?」「如果下次有困扰或感到不平时,你会怎么做?」 当孩子做决定时 孩子可从小培养选择与决定的能力,但需要父母一步一步引导:「为什么做这个选择?」「这决定有什么好处?」「这决定有什么可能的坏处?」「有什么调整或改变可以让这决定的结果更好?」「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价值观的建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建立。价值观的建立并非来自父母的说教或叨念,而是日常中的对话。如:每天的饭桌上、接孩子回家的路上,问孩子: 「今天有什么值得分享的事?」一起看影片、出外旅游后,可问孩子:「有哪些印象深刻或让你感动的?」「感觉如何?为什么?」「学习到什么?」
人与人之间沟通成功的关键,不只在乎技巧,而是生命的修养,最需要的是对人耐心、开放、尊重与信任的态度。而「问好问题(开放式、启发性)」及「正向的响应」则是重要的技巧,一个好问题可以打开孩子的话匣子、可以像一面镜子让孩子反思、可以开启孩子不同角度的思考,而正向的回应则可为孩子带来自信。
当然,在对话的过程中,父母也可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期待,若双方都能坦诚的表达自己,亲子间必能因沟通零距离而享受亲密和谐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