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6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6-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在炎炎夏日的七月,今日我与姐姐在母亲的盼望、念叨声中,玉米不吃就老了,地里辣椒特别多……回了乡下老屋,坐在堂中听着树上勤鸣的知了声,看着母亲喜悦的深情,顶着烈日、流着汗水中掰回的玉米,手中烧着可口的饭菜,心中不免荡漾幸福。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某日看到的文章,让自责与无奈感由心而生。
那篇文章,述说了一位年事已高的老教师,儿女孝顺,因为她自己不适应都市生活,自愿独居故乡小屋。可有一日这位曾经阅人无数的老师,却没有阅透世间无奈,没有跨过内心那道孤寂得门槛,上吊离世了。可她却留下了最后一篇日记,上面写道“没我什么事了,我可以死了。”已经奔赴黄泉的她,却深深撼动着我的内心!
为何我会说撼动呢?原因也逃不过为人子女的自责与无奈。想想家中孤寡的老母,已过花甲,年近古稀,可因父亲英年早逝,我与姐姐二人,居住县城。母亲也是独居乡村,独守与父亲曾经居住的老屋。
母亲从不肯离开自己的老屋。
一是因为她过于勤劳,虽年世已高,可她却总是忙碌在田间地头。田中种些玉米、黄豆,地中满园碧绿,品种齐全的蔬菜。她做这些,主要还是想着我们姐俩,一年四季我俩几乎不需买什么蔬菜,别人是没有,我们是吃不完,母亲总是说:吃新鲜的,上次的就扔了吧!家里多着呢!在母亲眼里、心里也总想着,能帮我们省一分是一分!
二是母亲心中的根,是她命中不可切割体,那就是她的老屋,因为这是她与父亲的一切,是生养我们的养身地,同时也是母亲寄托念想的私有空间!所以,她不愿离开这已经居住了几十年,已经人烟稀少的孤寂乡村。几乎每天过着是一人而居,一人而食的日子。
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份念想,过于执着,所以无论任何情况下,她都不愿意离开。这也是给我们带来,自责与无奈的根源。
我先挑一件小事做起吧,姐姐第一年买上新房,家人都商量新屋中过年,初一便回,可她偏偏不肯,执拗的原因当然也逃不过回老屋,心中还是那点念想,最后只能吃好年饭,全部回乡下老屋。这只是其中一件小事,还有关乎她性命、身体也是如此执拗。
2006年霉雨时节,从六月中旬开始下起,连续数日,屋后不到五米远的大河,翻腾着汹涌的洪水,看着都让人惊心动魄,而此时从大河不远处已经有一豁口,洪水已经冲翻过埂坝,淹没村庄前面的田野树木,已经水天一色,村庄已被围在洪流中央,成了一片孤舟,只差破村入户了,当堂妹发着视频给我看,我的心乱如麻,心中不免气愤与无奈,因为一早我们就打电话催促她来县城,可她却始终不肯。我家中两娃需要看管,老公在外,挪不开身,傍晚雨后,姐姐与姐夫驱车回乡下。淌水回到家中,数语相劝,还是相劝无果,还是执拗到底,我又气又急的在电话这头眼含泪水,叫喊着:“你家里有什么宝贝吗?怕被别人偷了。”母亲轻言淡语一句:“没事你放心,水来了,我还不会走吗。”可她根本不曾想过,这村庄如同江面上的孤舟,如果雨水继续,淹没村庄只在间隙,也没曾想过,如果因为洪水让她离去,我们心中会留下永远的痛。
去年11月,因为我的小女儿绊倒了母亲,膝盖缝了十针,上半个膝盖的皮成半圆形耷拉下来,只看见白色的肉,看后我都一直心有余悸,当时,我们全部赶回,心想接她去城里,母亲每天需换药吃喝拉撒,而我们姐俩又有固定产品,她只有回城我们方便照理,可怎样也劝不了,她硬是认为,没大事,可以自己照理,最后只能请姑姑代为照看。我母亲的倔强,执拗,如前面提到的老师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愿与儿女同住,可同时儿女心中也多了份无奈与自责,因为如果只为陪伴,而无法生存。为了生存,只能放弃陪伴。
而我们的生活,也只能在无奈与自责中继续,不能尽善尽美,只能多打电话,多回家中,多陪一刻是一刻吧!让欢声笑语能保留在父母心中,抵挡片刻的孤寂吧!但愿温情能够浇灭孤寂吧……
|
|